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過雲樓秘藏引發爭奪 “最貴古籍”花落誰家?

http://www.CRNTT.com   2012-06-20 13:21:48  


 
鏈接2:過雲樓秘藏成為大眾文化事件揭秘

  2012-06-11 13:57:23 來源:現代快報

  蘇州顧氏家族將藏書樓命名為“過雲樓”,取過眼雲煙的意思。一個半世紀後,這批圖書的四分之三躺在南京圖書館中,另四分之一則以1.88億元的成交價等待交割給它的新主人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歷經六世風雨坎坷的過雲樓秘藏終於重歸故里。

  一批起拍價就達1.8億元的古書,為何市場價值如此之高?一場國寶級藏書的爭奪戰,為何最後花落鳳凰?散落民間半個多世紀的私家秘藏,為何終在故鄉相聚卻未能“合體”?現代快報記者專訪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暨鳳凰傳媒董事長陳海燕和業界專家,獨家揭秘競拍全過程,以及深藏高閣、寂寞隱秘的過雲樓秘藏是如何醞釀成一次大眾文化事件的。

  競拍全程僅9分鐘 場下醞釀一年多

  “一億八千八百萬,最後一次”,6月4日晚近十點鐘,隨著拍賣師的落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能讓全場觀眾如此感動,並不是那高達近兩億元的數字,而是過雲樓藏書帶給人們的期待。由於這批書屬於特殊標的,現場競得的藏家也許並不是最後的藏家,也許國家圖書館等國有文博單位會在七個工作日之內行使優先購買權,但是這次的落槌,還是讓現場的買家賣家都很興奮,忍不住和身邊的友人互道祝賀。神秘的9028號競買人究竟是誰呢?顯然拍賣公司在現場並不會告訴大家,但是在隨後的微博上,神秘的競買人終究還是露出了廬山面目,多位網友在網上祝賀鳳凰集團競得過雲樓藏書,並讚賞鳳凰集團的好眼光,江蘇的網友也在歡喜這批藏書最終能夠重歸江蘇。

  落槌之後,最輕鬆的人是陳海燕,作為鳳凰集團董事長、也是這次參與競拍的決策者,此前他已經悄然趕抵北京,度過了輾轉難眠的夜晚。他再三斟酌,最終還是決定一個人獨自打車悄悄來到拍賣現場,毫不顯眼地默默站立在後排企足而望全神貫注的人群中,靜觀勢態起伏。來還是不來,陳海燕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來,擔憂暴露鳳凰集團志在必得的決心,反而更加堅定競拍對手的購買意願,推高現場競價。作為國有大型文化出版企業,顯然更清楚這批古書的價值,而有它做參照,買家們放心舉牌即可,保證不會“打眼”。不來,又實在放心不下,拿捏不准。幾經思慮,陳海燕還是來到了現場。

  結果,現場果然就出現了意外。在拍賣師報出“一億八千萬”的起拍價後,電話委托9028號買家迅速應價。按照既定策略,鳳凰準備舉第二拍,也就是舉牌報1.81億元,可是9008號迅速舉牌,拍賣師直接報出了“一億九千萬”並不斷重複喊價。一千萬一個台階!此時,鳳凰堅持不舉牌,一陣沉寂過後,拍賣師終於確認:“對不起,報錯了,只加100萬元。”隨後,“過雲樓”價格就在9008號與9028號之間以100萬元的競價階梯緩慢攀升。就在拍賣師報出“一億八千七百萬,第三次”的一刹那,沉默許久的9028號出價至1.88億元,並於21:48一槌定音。如果鳳凰集團在第二拍後馬上舉牌,等於確認了一千萬的台階,直接報了2億元,之後必然以每次一千萬的加價往上攀升,那樣的話,2億元肯定就打不住了。陳海燕的適時出現讓現場人員吃了顆定心丸。整個拍賣過程持續了9分鐘,但緊張的氣氛讓時間變得異常漫長。

  其實,過雲樓藏書的委托方早在一年以前就有意願拿出這批書參與拍賣,當時委托方開出的底價高出了許多,這麼高的價錢,拍賣公司一點把握也沒有,賣不出去怎麼辦?所以,一度想過放棄。擱置到2011年秋拍,通過和藏家不斷接觸,一些藏家開始對這批書表示了購買的意思,鳳凰集團是其中之一。心裡有底後,匡時開始了極為高調的宣傳之旅:從4月底開始,先是在國家圖書館舉辦“過雲樓藏書特展”,從5月起,又依次奔赴杭州、上海、蘇州、南京、廈門和成都舉行巡展,歷時近一月,聲勢浩大,場面壯觀。多年來深藏高閣、寂寞隱秘的過雲樓藏書,到了今天熱鬧的拍賣市場上可謂風光無限。

  事實上,這場過雲樓的爭奪戰,鳳凰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地位。作為文化出版企業,太清楚過雲樓的價值所在,在獲得省委省政府和主管部門的熱情鼓勵和明確支持後,鳳凰迅速組織了操作團隊。一方面,組織文博專家、古籍鑒定專家鑒定其真偽和文化、文物價值,另一方面組織藝術收藏界精英評估其市場價值。但如此大的動靜必然引發關注,走漏風聲,從而帶來競價的風險購買意願越強烈,得到的可能性越低,越想買反而越買不到,或者買到的價格會很高。可是,為了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這兩方面的調研又非做不可。因此,在拍賣前業內流傳著一個說法:寶貝是江蘇的,但買家不會是江蘇的。“在外界看來,國有單位決策過程複雜,而江蘇人的性格謹慎有餘、魄力不足。但他們不太了解江蘇發展文化產業的決心,江蘇對文化國企的文化資產經營是放手的,最後過雲樓落地鳳凰,我感到很安慰。”陳海燕說,底氣足、資金足、眼光准,這是鳳凰成功競拍的三大優勢。

  通過多次學術研討和全國巡展,過雲樓成為一個耀眼的文化品牌,而全國各地的媒體也自發進行報道,將過雲樓的價值傳播出去,“營銷”過雲樓,成為一次大眾文化事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