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泰利化解了政治危機卻壞了“壓王”意圖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09:00:42  


 
  但王金平也有表現形式不同於民進黨的“最後一里路”的問題,就是他與對岸的關係不如其他國民黨人那麼明朗化,對岸對他的“藍皮綠骨”形象也有疑慮。為了縮小這“最後一里路”,據說王金平的幕僚正在為他籌劃,希望能在明年三月大陸方面“兩會”召開之前,安排他訪問北京,並能晉見吳邦國委員長,以抬升自己的“身價”,當然也含有凸顯兩岸“國會議長”會晤之意,以消除泛綠選民對其“流失台灣主權定位”的疑慮。因此,倘是見不到吳邦國,就不如不去。這可是難倒了大陸方面,畢竟這含有“國與國關係”之意,確是難辦。但倘思想再解放一點,或許將更有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

  其實,王金平早在馬英九被陷入“特支費案”的二零零七年年初,就曾有過訪問北京的計劃,並曾公開表示有意在當年三月全國台商總會成立時訪問北京。但問題卻卡在王金平是以何種身份訪問大陸之上。“立法院長”的身份當然不妥,因為“立法院”是台灣當局的“中央立法機構”,承認他的“立法院長”身份等於是承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而且,當時由於已與國民黨“總統”初選的登記時程較為接近,王金平的訪問大陸就將會很容易被“王派”人馬操弄成“王馬之爭出奇招”。而同意及歡迎王金平來訪的台辦系統,就將會變成“王派”人馬玩弄政治所借用的工具,不自覺地陷入“王馬之爭”,日後將難以坦然面對“真命天子”馬英九。 

  實際上,倘當時王金平能到大陸訪問,就將能為他在黨內初選中起加分作用。因為一來他是“本土派領袖”,不像馬英九那樣揹著“外省人原罪”,他在此時訪問大陸,不但不會被人質疑“賣台”,相反還能反襯馬英九對訪問大陸問題的前怕狼後怕虎的猶豫不決心態。二來,他是以出席全國台商總會成立儀式的名義訪問大陸,必能得到主要是以本省籍人士為主的台灣財團、商人的好感,這對他能得到財團及商人的政治獻金,甚至是商界黨員的選票,大有裨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