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劉檸:日本特高警察的來龍去脈

http://www.CRNTT.com   2012-07-07 09:52:04  


 
緣起:“大逆事件”
 
  “大凡對那些試圖破壞國家現狀、擾亂社會秩序……否定國家體制之徒,國家將不得不走自衛的道路。”在1911年3月(明治四十四年)召開的第二十七屆國會上,內務大臣平田東助痛陳國家在“危難”關頭,奮起維護穩定的必要性。結果,就在這次國會上,出台了一個新政:從當年8月21日起,在警視廳設立“特別高等警察課”(課相當於中國行政體系的處),以應對國內日益升溫的赤色思想宣傳和社會政治運動——這就是被稱為“特別高等警察”(簡稱“特高”)的秘密警察組織的由來。
 
  導火索是一年前的“大逆事件”。社會主義者幸德秋水等人被誣私制炸彈,密謀刺殺明治天皇,24人被捕(罪名是“大逆罪”),其中12人被處刑。然而,史料表明,這是一樁徹頭徹尾的卑劣的政治構陷,目的是絞殺尚處於搖籃期的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運動。幸德秋水在終審法庭上痛斥公訴方:“連一個證人調查都不做,卻膽敢作出如此判決——這是一場暗黑的審判,汝等要知恥!”
 
  但在當時,因真相完全被屏蔽,事件對社會造成巨大的衝擊。桂太郎首相假惺惺地對明治天皇表示,要承擔出現“皇國前所未有之罪犯”的責任,並提交了辭呈。天皇則表示,“事件系隨時局變遷而伴生的餘弊”,內閣並無責任,駁回了桂的辭呈。
 
  彼時的日本,正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方興未艾,而資本主義文明尚未完全成型的時期,如細井和喜藏在其著作《女工哀史》中所描繪的工人低工資、勞動時間過長等“低人權”現象普遍存在。勞動者的不滿自然導致怠工、罷工的出現,且這種自發的反抗,日益成長為以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理念的民眾有組織的社會運動。而這恰恰是統治層所恐懼的,奮起維護穩定,是其本能的訴求和現實選項。事實上,創設之初的警視廳特高課,僅下轄兩個系(行政權限上從屬於課的部門,相當於中國的科):特高系和檢閱系。後者主要負責新聞出版審查;前者則負責各類行會、同盟的罷工、罷市活動的取締和爆炸物取締。可見,特高創設的背後,確有應對日益高漲的社會主義運動的大背景。
 
塵封的“黑匣子”
 
  圍繞如何取締社會主義運動的問題,統治層內部有兩派意見。在桂太郎之前任首相的貴族長老西園寺公望持相對溫和的立場,認為以強權解散社會主義政黨,無異於逼迫他們轉入地下,反而會帶來更大的麻煩。而桂太郎則持強硬立場,力主“社會主義根絕論”:“雖然目前是煙幕狀態,一旦延燒起來的話,將無法收拾。”
 
  其實,桂並非“社會主義根絕論”的始作俑者,他的身後,還站著數一數二的政界大佬、明治官僚制的“總設計師”山縣有朋。“大逆事件”發生後,精英層的危機感明顯加深。1910年9月,山縣在上奏明治天皇的題為《社會破壞主義論》的著名意見書中首次提出“社會主義根絕論”,主張從社會政策上預防社會主義的發生。同時,對桂內閣施加壓力,要求官僚擴大警察的權限,以嚴刑重罰來彈壓、取締左翼社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