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馬光遠:穩增長要靠減稅減負而非貨幣放水

http://www.CRNTT.com   2012-07-11 11:15:15  


資料圖:經濟學博士,知名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訊/“如果在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下,不下決心加大減稅的力度為企業減負,不下決心調整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為民間投資營造更大的生存空間,接棒政府投資,不下決心通過激勵機制支持企業通過結構調整進行產業升級,不下決心調整收入分配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而僅僅寄希望於貨幣的放鬆刺激短期的增長,除了換得短期漂亮而虛幻的有毒數字之外,恐怕只會再次貽誤轉型的時機。”《廣州日報》近日登載經濟學博士、知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的文章“穩增長要靠減稅減負而非貨幣放水”,全文如下:

  6日~8日,溫家寶總理到江蘇省常州、鎮江、南京等地進行調研,並主持召開遼寧、江蘇等五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溫家寶指出,要進一步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特別注重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與此同時,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份經濟數據,引人注目的居民價格消費指數CPI同比上漲2.2%,創下了近3年以來的新低。

  這樣,在GDP增速和居民價格消費指數雙雙回落的情況下,下半年的宏觀政策以什麼樣的組合遏制經濟下滑,確保宏觀經濟的穩定就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筆者觀察到,對於CPI的持續回落,機構和專家大多認為,通脹水平的下降為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了較大的空間,這種觀點暗示的政策信號是非常明顯的,也就是說,為了遏制宏觀經濟的下滑,在物價下降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本身將會有更大的放鬆空間。

  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降息和下調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工具,對刺激經濟回升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筆者擔心的是,由於物價的回落,管理層將不再擔心放鬆貨幣導致惡性通脹,因而將穩增長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貨幣政策,而不是寄托在以減稅為核心的財政政策,以推動民間投資、加快收入分配、資源價格改革為核心的深層領域的改革政策,以加大結構調整和升級為核心的產業政策。

  對於今天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究竟如何看待,溫家寶總理說得很明白並強調,“我們提出穩增長,絕不是一個短期的應對措施。穩增長一定要同調結構緊密結合起來”。這種觀點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正確的。眾所周知,在中國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的情況下,在製造業和中小企業面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放鬆,最大的得益者肯定是房地產,在宏觀經濟不樂觀的情況下,房地產的反彈短期可能會帶來漂亮的數字,但事實上,無論是中期,還是長期,對於中國經濟的健康又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和更多的問題,這是管理層必須考慮的。

  基於此,溫家寶總理在考察時特別強調,要更加注重“轉方式、調結構”,把穩定投資與實施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與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與調整經濟結構、淘汰落後產能結合起來,努力實現速度、結構和效益的統一,為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筆者對此深為贊同並一直認為,四年前大規模的刺激計劃已經證明,不進行深層改革和結構調整的任何穩增長措施只能見效於一時,在政策的藥效消耗殆盡之後,沒有抓住時機進行調整的整體經濟將再次陷入低迷,並且由於貽誤調整的時機而讓問題更加嚴重。

  現在,中國很多中小企業稅負沉重,用工成本上升,生存都不易,遑論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了。但我們須謹記,如果在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下,不下決心加大減稅的力度為企業減負,不下決心調整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為民間投資營造更大的生存空間,接棒政府投資,不下決心通過激勵機制支持企業通過結構調整進行產業升級,不下決心調整收入分配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而僅僅寄希望於貨幣的放鬆刺激短期的增長,除了換得短期漂亮而虛幻的有毒數字之外,恐怕只會再次貽誤轉型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