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須創造新的制度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2-07-25 08:33:36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訊/針對中國經濟出現的特殊情況,當前提升對經濟適度下滑容忍度的共識,為下一步經濟調整創造了時間窗口。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文章認為,未來第一個方面是要通過宏觀政策來調控短期經濟波動;第二個方面則是繼續深化改革,改變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路徑,提升潛在經濟增長率中樞。

  文章分析,雖然目前各項經濟指標表現平穩,且在預期之內,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從貨幣政策的角度,應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落實已經啟動的基建、教育、衛生等領域項目資金的供給,並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整體仍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依經濟形勢以預調微調為主,而非全面轉向。至於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究竟怎樣,當前尚難預料,但連續兩次降息後,政策調整的效果正在顯現。如果未來經濟還是繼續往下掉,則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從理論上來說,利率水平可以再有兩次調整空間。CPI持續下降,給央行的利率調控打開了操作空間。下半年準備金率等數量型工具可能會用得更頻繁一些。

  為配合貨幣政策效果,建議可以考慮調整目前的監管政策,比如將存貸比放寬等。因為,如果中小商業銀行存貸比水平較高,而存貸比政策卻未加以調整,僅僅只是下調存准率,則所釋放的資金仍然無法用於放貸。因此,若要擴張銀行的信貸能力,除了存准率,包括存貸比等監管政策可以考慮適度調整。但目前尚不具備取消存貸比的條件,畢竟存款立行的理念是銀行業經營的長期理念。不過存貸比的確需要加以調整以更加適應市場情況,如可以採取差別性政策等。

  從財政政策的角度來看,還是要強調積極財政政策,具體應注意把握兩個方向:首先,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推進“營改增”試點,減輕企業稅負。這對於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擴大投資雖仍對當前“穩增長”政策效果顯著,但必須總結2009年宏觀調控的經驗教訓,當前一則要加大對鋼鐵、有色、水泥等這些產能過剩行業和落後產能的整合力度,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二則要把擴大投資的重點放在投資結構和空間布局的優化上,在惠民生、調結構中穩投資、穩增長,通過增量投資帶動資產存量的調整,促進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