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人為何“不稀罕”全民醫保

http://www.CRNTT.com   2012-08-03 13:15:12  


全民健保這種政府派糖果的大好事,其他國家民衆拜求不及,為什麼在美國卻遭到一多半選民強烈反對?
  中評社北京8月3日訊/“全民健保這種政府派糖果的大好事,其他國家民眾拜求不及,在美國卻遭到一多半選民強烈反對。美國人對健保的要求並不那麼緊迫,沒有健保也不等於不能看病。救護車和急診室不得拒絕病人,真是大病重病公立醫院和教會醫院也都會免費救治,沒聽說過有誰因沒有健保而死。”此間華聲在線刊發專欄作家吳澧的評論文章“聰明才智來鬥‘法’”,詳文見後: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染上黨爭色彩。6月底,對民主黨和共和黨激烈爭執的健保法案,美國最高法院施了個金蟬脫殼之計,把球又踢回政治過程。旁觀者看得眼花繚亂;法律專家則稱讚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技藝高超,天才一筆。

  人們難免要奇怪,全民健保這種政府派糖果的大好事,其他國家民眾拜求不及,為什麼在美國卻遭到一多半選民強烈反對?

  首先是健保要求並不那麼緊迫。美國這種橄欖形社會,高收入那一小頭,自然不太在乎醫藥費。中間大的中產階級,也有雇主提供健保。全國無健保者僅15%。其中相當一部份還是身體很好的年青人,買昂貴保險於他們不合算。美國人覺得當前經濟危機中,還是就業問題更重要。有了工作,自會有健保。

  而且沒健保不等於不能看病。早在1986年,前總統里根即簽署法令,規定救護車和急診室不得拒絕病人。紐約人都知道的,不是中刀中槍,不必去急診室。不少窮人坐在那裡等著看感冒胃痛。沒保險確實不方便,得等到晚上七、八點之後,其他科室關門了,急診室無法把胃痛感冒轉去胃科或呼吸道感染門診。但不是無處求醫。真是大病重病,公立醫院和教會醫院都會免費救治。因為沒有健保而死人?在美國真沒聽說過。

  第二是價值觀上的。美國畢竟是一群相信依靠自己力量追求幸福的清教徒移民建立的,人們就是不喜歡政府管太多的事。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中,羅斯福政府開始發放失業救濟時,很多工人寧願挨餓,拒絕領取。他們覺得靠別人的錢養活自己是可恥的。當然,現在美國人也有了很大變化。如今近百年福利政策喂養下來,就像得了普利策獎的小說《帝水鎮》(Empire Falls)里所描寫,在工廠關閉的小鎮上,男人靠各種各樣福利支票過日子。一位健身房老板娘氣憤地說:來這裡作“物理治療”的休長期“工傷”假的人,別人至少還知道裝裝樣子,某某居然吃我豆腐,聲稱他床上如何靈活。不過,即使相當多的美國人已被腐蝕成了 welfare bum(福利乞丐),仍然有相當多的美國人不願為福利付出自由代價。比如,健保法案的條文意味著天主教大學必須為女生購買墮胎保險,迫使校方違反教廷不准墮胎的教義。很多美國人覺得,這是干涉信仰自由,不可接受。

  不同觀點激烈爭論,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具體案子是全國獨立企業協會控告衛生部。原告認為,健保法案所要求的人必購保(低收入者由政府資助)違反憲法。美國政府當然是權為民所賦,但人民不是把所有的權力都讓渡給聯邦政府。美國政府僅是所謂的“權力有限可數”的政府(government of limited and enumerated powers)。 比如,國會的權利只有憲法具體規定的幾項:徵稅,鑄幣,建軍,管制州際商業,保護知識產權,等等。人必購保的法律依據是國會具有管制州際商業的權力。反對者覺得這是濫用。如今早已不是建國之父制憲時的大部分交易僅限當地,全國性市場在內戰後即已成形,難道國會要管制所有商業行為?紐約人也買加州蔬菜,如果加州甘藍過剩,國會能不能以“管制州際商業”的名義強迫我購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