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珍視31萬條意見 讓預算制度更完善

http://www.CRNTT.com   2012-08-06 11:02:48  


實施17年後首次進行修改的預算法再次迎來高度關注,并以超30萬條創下網上法律征求意見的新紀錄。(CFP/圖)
  中評社北京8月6日訊/中國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征集意見昨日截止。據報道,截至昨日,在全國人大法律草案徵求意見系統中,草案征集到的意見超過31萬條,《新京報》今日刊發社論“珍視31萬條意見讓預算制度更完善”,文章表示,要大幅減少靡費公幣、讓財政收支更加高效、合理,正亟須通過立法解決。希望有關方面珍視31萬多條民眾意見的價值,讓預算制度更加完善。全文內容如下:

  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征集意見昨日截止。這次民眾關注預算法修正案草案的熱情,或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據報道,截至昨日,在全國人大法律草案徵求意見系統中,草案征集到的意見超過31萬條,超過了去年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徵求意見時收到的23萬多條意見。

  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牽扯到民眾的切身利益,和大家每個月繳多少稅直接相關,因而,去年,在立法機關徵求意見時,出現了“民意井噴”。這些民眾意見最終為最高立法機關所采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亦相應做出了調整、妥協。

  立法機關與民眾的良性互動,顯然,向社會傳遞了正向價值。這次預算法修改征集到31萬多條意見,“公民立法”意願更加強烈,當然,與此緊密相關。在民眾參與立法博弈的熱情之外,也應該看到,這次民眾如此關注預算法修改,更是因為大家關心政府如何花錢,要大幅減少靡費公幣、讓財政收支更加高效、合理,正亟須通過立法解決。這已成為社會共識。

  管住預算,管住政府的“錢袋子”,就相當於將公權力關進了“籠子”。這兩年,隨著預算民主的進步和諸多個案的推動,民眾越來越明白了這個樸實的道理。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門,開始逐年公布部門預算、“三公”經費。不過,隨著制度的推進,民眾越來越感覺,這種形式的公布,很不解渴。政府部門向社會公開的預算中只有“類”和“款”,而真正體現資金流向的“項”和“目”基本沒有。這讓民眾直呼“看不懂”,預算監督也就難以真正發揮效力。

  於是,大家看到,審計報告年年出,而問題年年都有。今年,甚至審計出來了鐵道部的“天價宣傳片”。這些問題根在預算制度。改革預算制度,諸多問題將迎刃而解,揮霍公款等現象也將大為減少。

  這次預算法修改符合行政體制改革的方向,順應了民眾意願。草案明確提出“政府全部收支納入預算”、“預算公開”等,是亮點,也是進步。不過,遺憾的是,草案在某些關鍵問題上,仍然比較保守。如上述所提到的,近年來民眾強烈呼籲的預算公開細化到“項”和“目”,草案並未觸及。其實,到目前,行政系統內的預算改革已經有所積累,民眾的訴求也非常強烈,立法者碰觸一些敏感問題,並取得實質性進展,時機已經成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