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賴幸媛訪歐談話有“撈過界”之嫌

http://www.CRNTT.com   2012-09-12 09:03:10  


 
  由此,北京對“保釣”問題的態度,已經完全清晰強硬起來。在過去,北京在“保釣”問題上之所以被視為“軟弱”,是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遵循“韜光隱晦”政策,爭取時間搞好中國的建設事業;二、擱置爭議,合作開發,因而不願“撕破臉”;三、還有一個照顧台灣同胞感情的問題,因為畢竟在行政管轄上,釣魚島是屬於台灣省宜蘭縣轄下。而如今,中國政府將要以守衛國家領土的行動來行使對這釣魚島周邊海域的權利,就將不再受制於“共同開發”的牽制和影響。在前兩個考量均可以不再考慮之下,這後一個考量也就顧不了台灣同胞的感受了:屆時萬一因為日本公務船或自衛隊艦艇並非以“無害通過”的方式闖入釣魚島海域,台灣“海巡署”以至是軍隊的艦艇仍然熟視無睹,解放軍為了履行“保衛國土”的職責,進行還擊,也就顧不了台灣方面對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了”。台灣方面出於種種考慮,而即使是沒有與解放軍協同作戰,但只要不“抗議”,就算是兩岸合作“保釣”了。賴幸媛的“兩岸無法合作保釣”之說,也就不攻自破。

  不過還好,賴幸媛現在的身份並非是宣稱“釣魚台是日本的”的李登輝手下的台聯黨不分區“立委”,而是強烈主將“釣魚台是中國的,是中華民國的”的“保釣”勇士馬英九麾下的“陸委會”主委,因而她基本上還是“屁股指揮腦袋”,在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上,做到了與馬英九保持一致。即使她說“兩岸無法合作保釣”,由於並不涉及到主權歸屬問題,況且馬英九也確實是曾經作出過如此的決策,因而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的。

  但賴幸媛上周有關“大使”問題上的一些談話內容,則是與馬英九至少是與她在“國安”領域內的同僚,尤其是“外交部”有點不同步了。實際上,賴幸媛此次訪歐,先後參觀了多家大學及歐盟智庫、歐洲議會,並一路發表演說。上週四她在歐洲議會演講談到台灣的大陸政策時,基本上還是遵循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的。但在演講後回答議員們的提問時,卻有“撈過界”及“越線”之嫌:當在場的歐洲議會議員提問,對於台灣“外交部”改用“大使”、“公使”官銜,大陸方面是否有意見時,賴幸媛說,“大陸方面並沒有表達不滿的意見”。賴幸媛還緊接著表示,之所以稱呼“大使”,因為“他們就是大使”,而且過去四年兩岸關係改善,很多事情大陸都沒向台灣表達不滿。比如馬“總統”任內美方三次對台軍售,中方對美表達不滿,甚至中斷北京與華府的軍事對話,但大陸官方沒有向台灣表達不滿。為此,賴幸媛還向議員們獻上“錦囊妙計”:當歐盟聽見來自大陸方面的抱怨時,別太在意就好,歐洲有自己的方式同台灣發展經貿等各層面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