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巴和越南:革新的潮流

http://www.CRNTT.com   2012-10-12 11:10:44  


 
  2006年,即啟動經濟體制改革的第20年,越南進一步開啟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帷幕,越共十大將政治體制改革明確列入會議的正式議程。當時,越共全文公開“十大”政治報告草案,請人民對草案提意見。那場討論在各個層次上迅速展開,吸引了政府官員、學者、媒體、民眾……甚至連越共元老級人物阮中、阮德平的廣泛參與,幾乎所有人都把它視為一次向國家提建議的機會。

  據越共中央辦公廳統計,在草案公布的一個月時間內,辦公廳就收到各方面的來信1400多封,來自中央機關和各團體的綜合意見反饋近80份。至於各報刊、電台、電視台、網站收到的信件更是難以計數。“我們的人民要求改革有新突破。”武文傑的話形象描述了越南民眾對此次會議的期待。

  2011年,越共十一大增加了要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內容,並且把“公有制”的提法改變為“社會所有制”。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和世界貿易組織,這是越南對外開放融入世界的重大舉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高放在《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前進》一文中寫道,越南的政治體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設和公民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值得我們重視。從2006年4月起,政府官員和國會代表都必須公布其個人財產,以接受民眾監督。國會代表中,黨政幹部兼職者逐步減少,專職代表所占比例已增至近30%。由於國會代表是真正由直接民主選舉產生,專職代表比例又在提高,所以國會的獨立作用大為增強。

  國會代表對部長們質詢時電視現場直播,群眾都能看到部長們神色緊張、額頭出汗的形象。國會甚至能夠否決政府不切實際的重大決策。例如,2010年6月政府曾提出修建自北部首都至南部胡志明市貫穿南北的高速鐵路計劃。國會眾多代表認為這條高鐵耗資過大,錢應花在人民更加迫切需要的醫療保障和供電等項目上。在隨後的表決中竟被國會多數票否決。越南國會已摘掉“橡皮圖章”和“表決機器”的帽子,可見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都在顯著進步。

  不過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程映虹撰文指出,儘管越南政治改革步伐迅速,但是,離制度化和正常化也還有相當距離。例如,今年越南海防市由於土地征用而引發當地警民衝突。事件發生後,越南總理阮晉勇指責地方當局征用過程不合法,處理更有問題。“在一個真正的民主制度下,處理這類問題不需要總理的強力介入,而只需要議員認真履行職責。由此可見,越南的政治改革依然任重道遠,仍需繼續努力。”

  2012年10月10日14:56 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