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消費莫言眾生相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14:13:35  


 
  “狂喜並惶恐”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宣布前20分鐘,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彼得.恩格隆德給莫言打了個電話,告知他得獎的消息。恩格隆德告訴媒體記者,當時莫言的反應是:“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他狂喜並惶恐)”。

  這多少凸顯了中國作家長期以來對諾獎的扭曲心態:既渴望,又自卑。莫言也承認,自己對獲獎並沒有太多期待:“我一直感覺諾貝爾文學獎離我非常遙遠,全世界有很多優秀的、偉大的作家,都在排著隊等候,輪到我這麼一個相對‘年輕’的作家可能性很小,所以剛接到這個消息感到很驚訝。”

  過去的整整一個世紀裡,魯迅、胡適、林語堂、老舍、沈從文、巴金、王蒙、北島……許多中國作家都曾主動或被動地在諾貝爾文學獎前排隊。

  首先是“拒絕提名”的魯迅,不少人在潛意識裡把他等同於拒絕領獎的薩特。但事實卻讓我們洩氣:被提名諾獎不是多麼重要的榮譽,世界各國的高等院校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都有資格作為提名人,每年獲得提名的作家都有二三百號,要最終獲獎還得經過重重篩選。所以說,魯迅即使被提名,能否獲獎,還很難說。

  據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瑞典文學院惟一的漢學家馬悅然透露,如果沈從文沒有去世,1988年就肯定能獲獎—而他不幸在當年5月去世。馬悅然說,這個話他本不應該說,因為按規定,任何與諾貝爾文學獎有關的事情,都有50年的保密期。雖然馬悅然的話無從驗證,但自尊心得到些許滿足的中國人大都願意相信這是真的,既感到欣慰,又遺憾不已。

  而另一位中國作家老舍,也曾被風傳因為1966年去世,而遺憾地沒有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讓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撿了個便宜。由於這個有板有眼的說法是老舍的兒子舒乙說的,所以大家都半信半疑。還好,要驗證舒乙的說法,只要再等6年就可以了。

  幾十年來,借諾獎炒作的中國作家數不勝數,甚至還包括桀驁不馴的李敖,2000年,有媒體報道說他憑借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獲得提名。而圍繞著馬悅然更是謠言紛起,去年的“受賄門”事件更逼他公開抖出“中國作家”的醜聞:每個月,他都會收到來自中國作家的作品和信件,“信的內容,不外乎是要我幫助他們,當然與諾獎有關”,其中“一位山東的文化幹部在兩年之內給我寫過十八封信,其中說他本人很闊,獎金我可以留下,名譽歸他”。

  關鍵是翻譯

  不可否認,沒有西方文學的影響,就沒有中國當代文學的成就。上世紀80年代,一批中國作家、詩人在模仿西方中成長,成為今天中國文壇的中堅力量。在向西方看齊的過程中,中國作家渴望受到西方認可,渴望躋身世界文壇。而作為世界最重要文學獎項的諾貝爾文學獎,自然而然成為中國作家心目中的桂冠。

  因此,只要是獲諾獎作家的書,在中國出版時一定會標明“諾貝爾文學獲得者”,成為普通讀者辨識國外作家分量的一個重要標簽。不少諾獎得主的書在中國風靡一時,對中國當代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此次莫言獲獎,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在對他的介紹中,也指出他的小說讓人聯想起福克納和馬爾克斯的作品。

  在中國當代作家中,近20年在歐美漂泊的詩人北島一度被認為離諾獎最近。進入2000年後,莫言、餘華開始替代北島,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從1994年《活著》被翻譯到法國開始,餘華的作品不斷被翻譯到西方國家。去年餘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的《兄弟》、《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都已被翻譯到二十個國家,而即使“翻譯得不多”的《在細雨中呼喊》,也被翻譯到七八個國家。其中,法國出版了他絕大部分作品,韓國更是出版了他所有作品。

  中國作家心裡都清楚,中國文學要走向世界,自己的作品要征服外國讀者,關鍵還是翻譯。

  在獲諾獎前,莫言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在美、日、法、意、德等國家出版,使他成為中國當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尤其是他十幾部小說的英語譯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三部主要作品的瑞典語譯者陳安娜,成為他獲獎的重要因素。對莫言獲獎唱反調的德國漢學家顧彬,就將莫言的獲獎歸功於葛浩文的翻譯。

  “在中國有許多(比莫言)更好的作家,他們不那麼著名,是因為他們沒有被翻譯成英文,也沒有葛浩文這樣一位傑出的美國翻譯家。”顧彬說。

  出生於1939年的葛浩文,20世紀60年代在台灣學習漢語,後獲得印第安納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他翻譯了包括莫言、蕭紅、白先勇、張潔、楊絳、賈平凹、李銳、蘇童、王朔、虹影、阿來等20多位中國作家的作品,用嚴謹而講究的語言,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

  上世紀80年代以後,歐美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譯介幅度不斷加大。然而,顧彬和葛浩文都批評中國不夠重視翻譯。“目前中國對文學翻譯重視不夠,是錯誤的”。顧彬說。葛浩文則表示,中國在推動和資助文學翻譯方面的確是落後了。“美國、歐洲的一些國家,以及日本,都在積極資助以各種外語為母語的譯者,促使其作品進入這些語言區的本土市場。中國在這方面理應做得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