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德國民富國強的真實奧秘

http://www.CRNTT.com   2012-10-31 11:16:59  


 
  此外,德國的環境很乾淨,乾淨到一塵不染,沒有塵土裸露的地方,否則就是違法,要麼用小石子鋪上,要麼全是草地。我讀書的大學有一條小路,從我上大學起看見在鋪,一年的時間都沒鋪完。你知道是怎麼鋪的嗎?一顆一顆石子拿來研究,擺放在哪兒比較好,然後像一個藝術品那樣擱在某個地方。

  萊比錫大學圖書館用7年時間內裝修,裝完以後就是一個精品。在德國去圖書館不用搶座占座,也許有人會問:不是這個大學的學生可以進去嗎?當然可以,只是你不能把書借出而已。大學圖書館、城市圖書館滿足了全民的讀書需求。買書在德國很貴,一本書大約30~40歐元,也就是300~400元人民幣,所以一本書如果在德國發行3000~4000册就不錯了,能賣到5000册以上就算得上暢銷書。

  德國吃的很便宜,德國最便宜的是幾樣東西,第一是面包,很長的一袋面包在市場上賣0.18歐元(相當於中國1塊多錢人民幣),夠你吃很多天,稍微貴一點是0.35歐元左右,更貴的也有。第二是牛奶,牛奶是歐洲人必喝的東西,一升0.18歐元,也有0.25歐元的,0.3歐元的。第三是果汁以及汽水,不到1歐元一瓶。

  為什麼吃的會這麼便宜?德國政府大量的財政支出是用於補貼,德國政府最大的三項支出是:一個是對農業的補貼,二是對住房、租賃業、住房建築業的補貼,三是對交通業的補貼。這三大塊的補貼占據了德國財政支出的35%,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如果把社會保險等其他補助加起來就將近50%,另外20%用於國防、外交,20%用於教育、科研,只有不到10%是用於公務員開支。

  而且德國國家財政支出不打任何折扣,因為財政首先要有預算,年底有決算,少了一分錢就要小心你的烏紗帽。知道誰來監督政府嗎?第一大監督是議會,這一關太難躲,反對黨眼睛睜得大大的,若政府多花一分錢你就等著倒黴。第二,媒體天天盯著。第三是司法監督,沒有政法委,不管多大的官,到了法院該判就判,這是獨立的司法。第四是德國獨具特色的審計署。審計署官員精確到某個票據,換句話說幾十歐元、幾百歐元的錢都要說出來幹什麼了。

  所以德國在方方面面把漏洞給補上,補上之後官員真的是官不聊生了,確實是找不到任何借口往口袋裡揣點錢。

  比如德國有一個經濟部長的小舅子讓他給企業寫一封推薦信。官員給企業做推薦是可以的,但唯一錯的是用經濟部的信簽紙來寫,結果被媒體發現。媒體說你有兩個嫌疑:第一,用經濟部的信譽給小舅子做廣告,顯然是有謀私利的嫌疑;第二,經濟部的一張信簽紙是國家的,你自己在市場上買A4紙隨便你寫。這真的是不拿人民群眾一針一線。

  德國一個聯邦銀行行長到奧地利休假,那個老板一看德國中央銀行行長來了,趕緊拍馬屁說,住在我這兒不要錢。後來被媒體報道出來結果是丟官。白住兩個晚上就丟掉聯邦行長的職位。

  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一次跟企業家吃飯,之後立馬有媒體質問,總理是不是用國家的錢請客吃飯,總理慌忙把單據拿出來貼在網上,說是自己出的錢。這樣媒體才罷休。

  民富國強的奧秘

  德國的成功源於三大因素:

  第一,二戰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德國人是怎麼看待馬歇爾計劃的呢?他們說,馬歇爾計劃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德國活了過來。如果沒有馬歇爾計劃輸血,德國可能就變質了,甚至也有可能向極端傾斜。

  第二,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是德國成功的保障。二戰結束後建立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於確保市場的自由競爭以及市場的有序發展,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框架之內發展經濟。社會市場經濟的成功奠定了德國今天的成就。因此,社會市場經濟制度是是德國民富國強的根本。

  第三,德國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世界聞名。德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不教太多東西的。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玩得開心,其次是教一些基本的常識。因此,嚴格來講,德國從中學才開始傳授知識,並且第一位是教你怎麼去學習和思考。大學更是如此,首先教你思考,接下來才給你講框架性的知識。

  德國大學沒有規定的教材,教材是根據老師的喜好和專業背景來確定,也就是說我今天想講點什麼是根據我自己的愛好和專業能力。唯一例外是德國大學不允許宣傳納粹思想,這是因為德國過去太疼了,覺得納粹思想太可恨,所以不讓宣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