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能阻止伊朗嗎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11:45:42  


 
  ■ 國際社會能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嗎

  以“伊核六國”與聯合國安理會為代表的國際社會一直在施加各種影響,試圖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可惜效果始終不佳,哪怕是過去一年來直接針對伊朗的“錢袋子”即油氣出口採取的制裁措施。

  全面切斷伊朗油氣出口有可能促使其暫時做出實質性讓步,但這難以做到,主要原因有:第一,完全切斷不符合人道原則,而人道援助下的石油出口(類似於伊拉克“石油換食品”計劃)也會讓伊朗核計劃獲益;第二,伊朗可採取油氣低價傾銷的策略,這會吸引大量買主,包括歐洲、韓國、日本,乃至俄羅斯、委內瑞拉等產油國;第三,中國可以適當減少從伊朗的油氣進口,但不會完全中斷。中國政府可能會認為,在對台售武這個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國都不肯讓步,伊核問題並非美國的核心利益,中國為何要做出太大讓步?

  ■ 美國與以色列有可能摧毀伊朗核設施嗎

  既然無法實施致命的制裁,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與以色列是否可能發動全面進攻以推翻伊朗的神權統治?或者,至少是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這兩種可能性也幾乎不存在。

  美國不會全面進攻伊朗的原因有二:第一,伊核問題並沒有危及美國核心利益,這與“9.11”後進攻阿富汗顯然不同,而伊拉克戰爭已讓美國意識到,為非核心利益發動大規模戰爭是多麼麻煩與得不償失。第二,奧巴馬不大可能在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尚未收官的情況下,再開辟第三個戰場,這在利比亞變局中已有明顯表現。而且,他總體上傾向於用非戰爭手段解決伊核問題,這符合他對“和平總統”的追求。

  羅姆尼宣稱對伊朗核問題採取“零容忍”政策,上任後會把軍事打擊伊朗提上議事日程。問題是,他的民意支持度一直低於奧巴馬,而且競選言論可信度有限。全面入侵伊朗難獲國會授權。若美國不會全面進攻伊朗,其他國家更無積極性。以色列想進攻,但力不從心。

  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看上去頗有吸引力,但實際上難以操作。這是兩國幾年來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光打雷不下雨”的技術性原因。首先,美國與以色列做不到既摧毀伊朗主要核設施又避免大量核洩漏;其次,伊朗的核設施不只有布什爾核電站,國際社會很難全部查清並摧毀;再次,對布什爾核電站的襲擊會傷及俄羅斯工程師從而引發普京的強烈反彈;最後,若以色列採取單獨行動,則長途奔襲中涉及的空域使用權問題也不易解決。

  至此,對伊朗核問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博弈,伊朗在與國際社會虛與委蛇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核武計劃,直到擁有核武器,然後等待國際社會慢慢消化這一事實。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