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不能靠茅台五糧液引領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11-09 08:37:00  


靠茅台五糧液等白酒支撐產業經濟和市場消費,早晚會呈現“醉醺醺”的市場局面,而這樣的市場是毫無國際競爭力的。
  儘管面臨“三公消費”的限制,白酒行業依舊熱度不減。今年前三季度,14家白酒上市公司淨利潤合計為297.6億元,同比增長88.65%。其中,茅台、五糧液兩家白酒巨頭的淨利潤超過了兩市43家家電企業淨利潤總和。

  證券時報發表時評人唐衛毅文章稱,茅台、五糧液的效益令其他行業、品牌黯然失色,用“醉倒一片”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不過,人們有理由提出這樣的疑問——中國產業經濟難道要靠兩大酒企來引領?全國人民難道要靠大喝特喝茅台五糧液來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這種靠酒企充當產業“領頭羊”的模式以及靠酒增效的做法,從根本上看,是一種錯位的市場導向。一方面,暴露出中國產業結構發展上的不均衡。高端白酒始終占據市場“老大”地位,兩家白酒企業的淨利潤超過了43家家電企業的淨利潤,這種“倒掛”的現象想必在國際市場上也極為罕見,這種現象足以說明其他產業其他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力不從心,最終被酒企的“酒香”所熏倒。而酒企的實力和能量超越了其他製造業,也顯現出其他行業創新能力上的不足。這種經濟狀態、產業狀態,要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另一方面,這種情況也暴露出市場消費環境的不正常。茅台五糧液之所以獲取很高的效益,主要來自於市場價格高及市場消費量大。根據Wind統計,201個三級行業中共有10個行業平均銷售毛利率超過50%,而白酒行業則排名第一。有公開資料顯示,白酒行業毛利率超過60%,其中茅台酒的毛利率超過90%,令人瞠目結舌。特別是茅台五糧液的市場消費量大,主要對象卻是“三公”消費,這就更是一個不健康之道,如若堵死公款買單,相信茅台五糧液的紅火市場將會迅速陷入疲軟狀態。

  目前,在中國白酒市場上除了茅台五糧液這兩大巨頭,二三線白酒企業的業績也開始集體發起“酒瘋”,搶占消費市場。數據顯示,沱牌舍得和老白幹酒三季度淨利分別大增98.39%和209.21%,酒鬼酒三季度淨利潤為1.9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85.28%,山西汾酒三季度利潤增幅更是高達833%。白酒市場效益整體大漲,卻很難讓人樂觀得起來,因為這種效益無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證明,“喝”出來的經濟效益是長久不了的,中國白酒市場再能折騰也代表不了中國產業經濟的新形象和發展方向。喝“高”了酒企不可能帶動中國產業經濟走向輝煌,不能讓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文章指出,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中國經濟發展有賴於產業的不斷創新和拓展,尤其是有賴於新興支柱產業的崛起。酒類產業既不是新興產業,也不是朝陽產業。靠茅台五糧液等白酒支撐產業經濟和市場消費,早晚會呈現“醉醺醺”的市場局面,而這樣的市場是毫無國際競爭力的。因此,盲目追逐酒企投資的思維和觀念需要重新審視,白酒暴利的局面也需要適度調整和控制。否則,總是沉醉於白酒的繁榮與興奮之中,只能說明中國產業沒有多大的“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