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孫立平:跨越“陷阱” 中國改革輸不起

http://www.CRNTT.com   2012-11-09 11:06:39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訊/此間光明網日前登載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的文章《跨越“陷阱” 中國改革輸不起》指出,為了實現公平正義的價值目標,我們應當以自信的態度接納而不是排斥普世價值。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法治社會,不是某些國家和地區所特有,是人類歷史已經證明的迄今為止最好的制度框架,其中所體現的價值,絕不是某些地區或國家專有的價值,而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人類的核心價值。對於這些價值的拒絕,不僅會使這個國家在國際上處於尷尬的困境,而且會惡化自己的經濟社會生活。實際上,對於世界主流文明的拒絕,恰恰是我們陷入轉型陷阱的重要原因。詳論如下:

  最近一段時間,改革的呼聲再起。原本在前些年似乎已經破裂的改革共識,又在重新開始凝聚。這一波對於改革的重新呼喚,是發生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中:在過去的若幹年間,歷時30多年的中國改革實際上已經處於停滯狀態。而在這種停滯狀態背後的,就是“在改革和轉型過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阻止進一步變革的過程,要求維持現狀,希望將某些具有過渡性特征的體制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於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體制’”。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將其稱之為“轉型陷阱”。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畸形化,經濟和社會問題在不斷積累,經濟與社會的危機日益明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目前改革共識的重新凝聚,是基於對改革停滯所形成的現狀和問題的不滿。

  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重啓改革的契機。但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現在所面對的情況是相當複雜的。甚至可以說,現在我們面臨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重啓改革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正確選擇中國改革的思路和道路,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近些年改革共識一度破滅的現象告訴我們,中國的改革已經處於“輸不起了”的境地,如果在改革的選擇上發生重大失誤,今後再次凝聚改革共識就更加困難了。

  下面我們將從不同選擇或思路的走向,其內在的邏輯,背後的社會力量,不同道路的意識形態取向及會使用的符號策略,不同選擇的現實性以及可能導致的問題等方面,對這四種不同的可能選擇或思路,做一個概括的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