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模式已走到盡頭

http://www.CRNTT.com   2012-11-12 08:59:02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訊/改進式完善消費者技術的日本模式可能已經走到盡頭了。你能從中得到何種啟發呢?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給個人、家庭、企業和國家的發展帶來深刻的見解。坦誠地回答這個問題,它似乎預示著,希望從現狀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中取得進展,必須首先建立一個“路線圖”。

  個人、家庭、企業和國家必須要有目標——它們希望自己未來在哪裡,他們需要建立(儲備)必要的價值觀、流程、技能裝備、合作網絡、實踐經驗和資本。

  因為我和我的同伴在上世紀80年代建造了大約100間房子,我把建造房子看作是走向未來的有效分析方法:每一步都需要不同的工具、技能、經驗和足夠用於投資到下一階段的資本。如果你不能滿足每一步的需求,那麼完成建房目標就是痴人說夢。

  Mark G.最近在郵件中提到:“高度集權的機構本質上地與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無法兼容。”我馬上想到美聯儲,為了應對由集權化引起的“太大而不能倒”的銀行危機——這些銀行持有大量幽靈般的抵押品支持者巨大的杠杆和債務,美聯儲通過集權化的行動幫助這些集權化的銀行重組資本。

  美聯儲根本沒有能力監管一個去中心化的經濟體;通過增加充滿副作用的計劃經濟政策,救助美國這些失去償付能力的集權化銀行(零利率、洗錢式的高風險抵押資產購買、貨幣化聯邦債務等等)。

  美聯儲的政策根本沒有辦法把美國從集權化的滯漲困境,帶到可持續繁榮的未來。

  其實世界上很多經濟體和社會都無法真正體會到上述的啟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