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偉達:美國總統大選與中共“十八大”

http://www.CRNTT.com   2012-11-12 09:50:44  


 
  首先,有關中國文化背景不適應於民主制度的消極言論觀點絕對是無稽之談,美國華裔正更加積極地行使自身的公民權利,參與到民主社會的主流過程中。

  再者,據有關統計,華裔選票在奧巴馬與羅姆尼之間基本平分秋色,也就是說美國華裔的生活狀態及其政治傾向比較呈兩極分化,達到中產階級中上層的不少,而處在社會中下層的也挺多。經濟狀態比較獨立者一般容易認同共和黨的國內政策主張,反之就可能更偏向於民主黨的施政方針。

  近兩年來的有關權威研究報告,都顯示出華裔群體中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尤其是職業、收入和教育程度上。從薪水優厚的科研、醫療業、金融,到小業主和打零工幫手,都有華裔的身影。

  在受教育程度上,華裔的兩極分化表現在:華裔擁有大學文憑的比例(51.8%)明顯高過全美平均數(26.4%),是擁有博士學位人數最多的群體之一。但美國華裔低學歷人數比例同樣顯著。

  從收入水平看,華裔的家庭收入、人均收入、工資收入水平均高於美國平均水平。同時,華人的貧困率為9.6%,高於白人8.1%的貧困率。尤其是不少華裔移民工人不諳英文缺乏教育,主要集中在餐館等服務行業和零售業,因此普遍滯留在低收入水平。

  筆者以為,以上所示的華裔在美國的生活發展狀況,乃比較客觀和典型地揭示出華族的競爭優勢與劣勢、契機和難題。從統計學概念的角度看,華族的發展態勢很難夠得上較為均衡的“正態分布”,反倒是典型的“偏態分布”。

  不難聯想到,針對目前中國社會中比較嚴重的貧富懸殊情況,有憤世疾俗者指責是諸如“讓一些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所造成。但令人深思的是,在美國式自由社會狀態下,華裔群體的發展結果仍呈嚴重的兩級分化。這就成為了一個相當困擾的文化性難題。

  這樣的經濟與教育“偏態分布”,也必然影響甚至左右到有關政黨和政府的思維、行為及政策走向。譬如左派和右派在亮出自己的立場時都是義正詞嚴,似乎與真理同在,其實全局來看都顯得片面偏激。於是中間派必須站出來協調統領局面,但也經常表現出應接不暇,顧此失彼,無所適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