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如何理解中共的“三個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12-11-14 09:58:26  


鄧聿文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訊/資深媒體人鄧聿文撰文《如何理解中共的“三個自信”》表示,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出了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認為,可以用這三個“自信”,來概括整個報告的靈魂和特點。無論對過去10年成就和經驗的總結,還是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規劃,都可以在三個“自信”的角度下得到解釋。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出了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用胡在報告中的話說:“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我認為,可以用這三個“自信”,來概括整個報告的靈魂和特點。無論對過去10年成就和經驗的總結,還是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規劃,都可以在三個“自信”的角度下得到解釋。

  正如報告所說,中共十八大,是在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所謂“決定性階段”,是指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言,目前這個階段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關乎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所以,在這一時期,不允許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上有半點閃失。這當然是有現實所指的。儘管如前所述,黨和人民經過九十多年奮鬥,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創立了這樣一個理論和制度,尤其是改革開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最近幾年來,特別是中共十七大以後,中國社會乃至領導層中,關於中國未來的走向存在很大分歧,有人不完全認同這條路,有人希望走過去的路,有人希望走改旗易幟的路,在中共看來,這些“異端邪說”已經嚴重干擾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大局,影響到了社會的團結與穩定。所以,中共有必要在十八大之際,用被改革以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證明為行之有效的道路、理論和制度,來統一全黨和全社會的思想,告誡全黨對自己創造的理論、行進的道路,設計的制度不要妄自菲薄,從而使黨和人民保持理性自覺和清醒,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堅持正確的理論航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