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雲為何鼓吹讀書無用論

http://www.CRNTT.com   2012-11-26 14:14:56  


 
  首先,馬雲是極端個案,他的成功像輟學的喬布斯、比爾蓋茨一樣不可複制。而且在全球成功企業家裡,更多的是GE前傳奇CEO韋爾奇博士那樣的高學歷人才。

  馬雲固然成功,但似乎離只有小學文化的李嘉誠還有距離,但老李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好好讀書,他的後代都受過正規良好的教育,他決定將自己家產的三分之一捐給社會,其中大部分捐給教育以避免更多年輕人因為無法讀書而耽誤前程。

  在當下中國社會,新讀書無用論有廣闊的市場,倒值得認真反思。

  伴隨著大學這些年瘋狂的擴招,中國研究生數量已經超越本科,但由於教育觀念的滯後,優質師資資源的不平衡和匱乏,行政化體制下的功利化泛濫,導致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愈演愈烈。2011年,中國至少有57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越來越多人對上大學好好讀書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嚴重懷疑。

  由於體制變革的滯後,中國90年代市場經濟大潮中自由競爭、百舸爭流的美好圖景已經式微,現在經商越來越重視背景、關係,人脈經濟學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要素,讀書難敵上面有人,能力怎比人情練達。連高端商務人才再教育的重要基地EMBA班都成了建人脈、搞關係的集中營,認真讀書學習便成為一種很傻很天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在實用主義哲學牽引下,即使有人讀書,也是功利化閱讀。從幫助升學的課本和教輔讀物,各類成功學俗稱讀物、以及滿足人們基本生理需求的舌尖系列、真假難辨的健康養生讀物,充斥著各大暢銷書榜,莫言好不容易為中國人獲得了一個諾獎,但此前真正知道他的普通人沒幾個,讀過他大作的更少。

  據“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中國18到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5本。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甚至不如一些經濟比中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

  也許,強調實用、擯棄人文的國家也會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但很難持久,也會崛起,但姿態很難優雅。

  正如一個人的能否成功可能由情商和人脈左右,但人生的質量和生活的品味卻往往由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沒用的東西決定??比如讀書,比如藝術,比如信仰。

  一個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僅是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性??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人格的公民,而閱讀往往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啟蒙。

  與其說成功人士馬雲的“讀書無用論”在點亮年輕人成功路上的明燈,不如說再次為這個人文素養缺失的時代敲響警鐘??如此尖利,如此令人肝顫。

  一句話:特別的馬雲在特別的時間不讀書可以,但您真未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