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新領導人的新日程

http://www.CRNTT.com   2012-11-23 09:23:18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訊/財經網今天登載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邁克爾-伯斯金的文章“中國新領導人的新日程”,內容如下:

  政治領導人交接通常要麼意味著變化,要麼意味著持續。但交接非此即彼的前景通常會阻礙重要的政治決策,凍結某些經濟活動,讓相伴而生的不確定性遲遲得不到解決。

  以中共十八大為高潮的中國十年一度的領導人交接便是如此。儘管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中國領導人交接只會帶來政治和文化上的好奇,而對世界各大國經濟不會造成多少直接影響,但這早就是老黃歷了。

  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儘管最近的年GDP增長下降到了7%,仍比其他大國表現出色。中國仍是包括電腦和手機在內的眾多製造品的全球供給鏈關鍵組裝中心,讓全世界消費者得以享受低價。這讓中國成為美國、大部分歐洲國家和許多其他經濟體的關鍵貿易夥伴,更是亞洲內部貿易和供給動態鏈的中心。

  此外,由於近幾十年來的大規模貿易盈餘,中國坐擁著約3.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大部分是美元,也有其他主要貨幣。這筆外匯儲備有助於融通其他國家的貿易赤字和國內投資(許多受益國有著大規模的預算赤字,導致國民儲蓄低於國內投資)。

  鄧小平的改革點燃了人類歷史上最快速的經濟進步,隨之而來的大批並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這使中國成為眾多外國企業的重要市場機會——包括汽車製造商、技術供應商、金融機構、能源公司和農業出口商。各行業(特別是能源業)中資企業——通常是國有企業——也在尋求更大的海外投資機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