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環保法:怎樣好看又好用

http://www.CRNTT.com   2012-12-12 11:21:47  


經歷了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源環境的制約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訊/作為中國環境法治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曾經奠定了中國一系列環境管理基本制度,但是,通過轉變機制應對新時期的環境挑戰已是國人共識。關注中國環境保護的各界人士都期待,該法再一次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任務,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制度變革。最新一期《中國改革》月刊(2012年12月出版)登載特約作者林燕梅的評論文章表示,“需要在修訂的環保法中,切實落實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的制度、保障公眾環境權益的三大制度措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按日計罰等制度”,詳文如下:
 
  經歷了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源環境的制約。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碳排放總量,還有多種主要廢水、廢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由此造成的嚴重污染環境、危害健康的事故和因環境爭議引起的群體性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

  作為中國環境法治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以試行的方式於1979年頒布施行。1989年修訂後又正式實施了23年之久。它曾經奠定了中國一系列環境管理基本制度,如環境影響評價、排污登記收費、限期整改等制度的基礎。但是,通過轉變機制應對新時期的環境挑戰已是國人共識。環保法的修訂因此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11年的立法計劃。關注中國環境保護的各界人士都期待,該法再一次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任務,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制度變革。

  ■ 怎麼改

  8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初次審議了環保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隨後公開了修改草案、起草說明和修改前後對照表,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意見征集於9月30日截止。

  草案一經公開就迎來了學者、實務界、社會組織等各方人士的強烈質疑之聲。環境保護部於10月31日對草案公開表態,認為“該修正案(草案)在科學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上,缺乏切實有力的措施保障,在配置環保監管職能上,也會對現行體製造成衝擊”。由此,立法部門與行政主管部門的分歧罕見地公開化了。

  草案雖然提出了要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理念,但並未提出具體的保障措施和程序規則,也就是提出了美好的願景,卻難以落實。

  要使環保法好看又好用以應對新挑戰,就應當在此次修改中建立新的環境監管制度,作為中國新一輪環境治理體制改革的種子。實現這一點,需要切實落實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的制度、保障公眾環境權益的三大制度措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按日計罰等制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