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閔生之語既是心中無底也是激將法

http://www.CRNTT.com   2012-12-31 09:27:06  


其實,王閔生之語,是說對了一半。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文章“王閔生之語既是心中無底也是激將法”,內容如下: 

  由政治光譜屬於藍的一端甚至是深藍的兩岸統合學會和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分別主辦的“台北會談”和“兩岸關係發展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都邀請到政治光譜分屬紅、藍、綠的學者專家出席,甚至是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率領國台辦一眾官員,以學術研討機構(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的名義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而民進黨中央也派出了其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出席了其中一場研討會並作了專題發言。紅、藍、綠政治光譜的高端人士集中在台灣地區一同出席研討會,並各自暢所欲言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各種不同觀點相互交鋒甚至是擦出火花,但各方均能以“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也要誓死捍衛你的發言權”的民主素養,心平氣靜地傾聽對方的發言,互相包容並進行理性討論。這在台灣朝野中既引發了震撼,也對未來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充滿了憧憬。

  這對希望能在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中奪回政權的民進黨來說,也是一個啟發:既然蔡英文已經在今年初的“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中承認,民進黨主要是輸在黨的兩岸政策,因而希望民進黨進行必要的調整,開展與大陸的交流;也既然是新任黨主席蘇貞昌也已意識到這一點,並已在中央黨部恢復了“中國事務部”,還籌劃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未來也不排除將會探索與中共進行交流。因此,如果民進黨也能舉辦這樣的研討會,並也能邀請到大陸國台辦的官員出席,就可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在戰略層面,可以提前營造氛圍以設定緩衝期,為民進黨對“二零一六”選戰必須進行的政策調整預作鋪墊,並試探北京對民共交流的政策底線,在民進黨堅持“台獨黨綱”的前提下,開過了“十八大”,並由已展現新思維、新作風的“習李體制”的中共,是否會調整策略,突破過去的“僵硬”做法,倘答案是肯定的話,民進黨將會在此基調上開展民共交流,為“二零一六”的勝選“加分”;在現實層面,既可都掩飾估計民進黨中央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仍然無法正式組建“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窘境,又可與已經在與大陸交流走出關鍵一步,並據說將會採取兩岸統合學會和章亞若教育基金會的模式,以“維新基金會”出面主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邀請國台辦官員出席的謝長廷,爭奪綠營與大陸交流的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