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反腐只是一場兒戲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11:23:12  


俄羅斯反腐:風暴過後一聲嘆息(圖/Itar Tass)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官員們大肆受賄,並向下提供庇護。如若事發,被處理的將只會是小角色。這裡面毫無對腐敗的預防和懲戒可言,最多不過是通過走卒的陷落而反映出官員間力量對比狀況的變化。這種在權力不受監督、缺少新聞自由、獨立司法和充分政治競爭的政體中,反腐都只是兒戲。”華聲在線日前登出俄羅斯問題專家方亮的文章“俄羅斯反腐只是一場兒戲”,詳細內容如下:

  2012年的俄羅斯政治擁有反腐這個極富彩頭的標簽,諸如“禁止官員在海外擁有賬戶和不動產”等制度創新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但俄內外人士大多清楚,尚未擁有充分政治競爭、獨立司法、不受侵犯的新聞自由,民眾觀念也尚未跟上時代發展的俄羅斯無法結出打擊腐敗的碩果。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對這一問題的判斷都是暫時令人感到悲觀的。

  葉利欽的“空炮”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德尼埃爾.特裡茲曼在《從戈爾巴喬夫到梅普時代》一書中介紹了一件蘇聯往事:一位船長時常利用出國機會倒賣緊俏商品,國內許多高官都曾接受他的禮物。後來,一位記者將此事曝光,事情驚動了高層,同樣也曾收過他的禮物的時任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本想保住船長,卻在同僚壓力下不得不默許船長被收監,只是命令道:“絕不要提腐敗的事情。”

  這段往事成了蘇聯腐敗現象的一個縮影,官員們大肆受賄,並向下提供庇護。如若事發,庇護無法維持,被處理的將只會是“小蝦米”,高居廟堂的官員最多失去一名走卒。這裡面毫無對腐敗的預防和懲戒可言,最多不過是通過走卒的陷落而反映出官員間力量對比狀況的變化。

  任何對蘇聯解體原因的分析都少不了對特權階層嚴重腐敗這一環的交代。官僚權力不受監督被公認為導致這一痼疾的禍首。所以,20年後的今天人們自然關心俄羅斯民族是否將重蹈覆轍,因此對由戈爾巴喬夫開啟、由葉利欽落實的民主大業中的反腐內容格外關注,更關心普京時代在反腐中的制度創新。只是,蘇聯雖已解體,俄羅斯卻並未形成足以促成官員權力真正得到民眾監督的制度框架。經歷過葉利欽炮打白宮之後,俄高層不同政治勢力的競爭大大弱化,雖也有俄共聯手普裡馬科夫以及地方州長集團對葉利欽的挑戰,但其走勢基本沿著葉利欽、寡頭和由斯傑帕申及普京先後代表的、區別於葉利欽先前強力心腹科爾扎科夫及其勢力的“新強力集團”這三股勢力聯手打造的一套體制不斷壯大直至橫亘整個俄政治空間的軌跡前進。這一體制橫亘之下,政治競爭與司法獨立所能找到的空間愈發狹小。正因此,這套體制下的腐敗絲毫沒有因為俄實現了選舉民主而遭到壓制。相反,在私有化過程中,種種濫權現象層出不窮,已絕非一個簡單的“腐敗”所能涵蓋。

  葉利欽執政後期,“馬別傑克斯”案爆出,震驚整個俄政壇,因為案件直接指向葉利欽家人的腐敗嫌疑。此時,俄共主席久加諾夫和在總理任內取得不小民意支持的普裡馬科夫正對葉利欽構成嚴重的挑戰,這一案件也成了兩人的主要著力點。但該案的引爆者、直接向俄總檢察長斯庫拉托夫提供了葉利欽家族腐敗材料的菲利普.圖洛威爾卻躲了起來。俄《新報》記者輾轉採訪到他,請他透露更多內情。他拒絕了,說道:“他們會宰了我的。”記者追問,這個“他們”指的是誰,圖洛威爾拒絕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