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多面袁厲害

http://www.CRNTT.com   2013-01-16 08:59:51  


 
  1月6日,李美姣出具了一張救助情況說明,2004年、2005年兩年,民政局共救濟袁厲害家550元,2006年救濟5350元,此外,這三年還救助1200斤面粉、130斤舊衣服等。袁厲害因為從不記賬,記不清具體數字,但她證實,民政局也確實對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幫助。表面上看,並不能指責民政局不作為,但實際上他們是付出極其有限的代價將大包袱甩向了社會,這是一種典型的行政消極行為。

  有官員抱怨,袁厲害很厲害,帶著孩子到政府要條件,不滿足就鬧事。對此,郭海洋很憤懣,他建議民政局不妨公開:袁厲害到底要啥條件,又得到了啥好處了?他承認岳母曾經帶孩子去過民政局求助,那是因為孩子太多,實在沒法養活了。“即便鬧了,你為何就範,是不是你行政不作為理虧了?!”

  2011年9月,“愛心媽媽”袁厲害被義工組織舉報後,蘭考縣民政局曾公開回應將採取三點措施來保障並提高袁厲害所撫養孤兒的生活質量:

  一,本著為所撫養孤兒有更好的生活狀況出發,通過與袁厲害協商,並經其本人同意,把近期收養的5名棄嬰送交開封市社會福利院養育。

  二,為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對袁厲害養育數年,暫時難以割舍的孤兒,蘭考縣民政局將建立臨時安置點。蘭考縣民政局還將聘請幼師、醫生、殘障老師等對孩子進行身體檢查和心理輔導,並與兒童福利機構建立互動機制,讓這些孤兒感受兒童福利院的生活,進而讓他們產生進入社會福利機構生活的意願,從而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三,蘭考縣民政局在此通過新聞媒體呼籲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對這些孤兒的愛心救助當中。同時,蘭考縣民政局會將這些孤兒的生活情況不定期向社會公開,並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很遺憾,這些承諾中的後兩條淪為空頭支票,以至於悲劇發生。

  四問:救助站做什麼用的?

  2011年河南省民政廳、財政廳下發的一份通知中稱,2012年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補助資金,蘭考縣預算“提前通知部分”159萬元。2012年,上述兩部門再度發文稱,下發孤兒保障補助資金84萬。文件專門提出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別補助,每人每月共350元。但袁厲害收養的孤殘兒童,並不在“孤兒補助”之列。因為文件規定非民政部門認定,私自收養的部門和個人,收養的孩子不屬“孤兒”之列。蘭考民政部門認為袁厲害不放人,致收養的孩子難送福利院,無法享受孤兒補助。

  蘭考縣只有一座救助站,前身為收容遣送站,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2007年前後搬遷新址,占地3畝,20餘間房子,投資七八十萬,每年的運營費用是12萬左右。但這裡卻顯得很冷清,站長聶傑介紹,救助站有6個工作人員,救助對象並不包括棄嬰,主要是成人,經費多花在遣返所需的火車票上。

  2011年9月份,縣民政局確實按照當初的三點承諾在救助站建立了棄嬰臨時安置點,然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一年的時間裡,救助站只收到過一兩個棄嬰。站長聶傑說,此前也有人將棄嬰送到救助站,他們勸說對方將棄嬰送到縣民政局或開封市福利院。

  而按照管理規定,棄嬰送到福利院必須到公安局報案,警方立案調查後出具證明,然後再到民政局開證明,過程相當煩瑣。這也是人們為何更傾向於將棄嬰直接送到袁厲害家門口的道理。

  郭海洋疑惑,“我不知道救助站起什麼作用,為什麼只有出事後才能發揮作用?”

  五問:數據偏差說明了什麼?

  關於袁厲害到底收養了多少孩子,蘭考縣短短三日內三次更改數據,令人困惑。1月4日,民政局第一時間提供的一份材料稱,目前和袁厲害共同生活的孩子共有34人。材料還詳細標出:“34名孩童中,男孩21名,女孩13名,其中病殘兒童16名。”由於算上死傷的8名孩子在內,最終只發現了18名,媒體不斷追問剩餘的16名孩子的去向,提供材料的李美姣解釋火災發生後,急著向有關領導匯報袁厲害收養棄嬰的基本情況,就從電腦裡出了個材料。後來發現,“34人的數據是前兩年的統計,當時太過匆忙,所以出現了偏差。”李美姣對工作方面的失誤給大家造成的誤解表示歉意。

  然而,1月6日,她又再次更改了說法,“剩下的16名被收養者,我們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組成調查組,調查他們在做什麼。根據我們的調查情況,現在他們有在外面打工的,有在外面就讀的。”李美嬌說,這16人在袁厲害收養的34人中,都是年齡較大的,已是成年人了。

  數據的偏差表明,至少近兩年來,蘭考縣民政局對袁厲害收養兒童的動態並沒有及時跟進掌握。

  另一個驚人的消息是,蘭考縣民政局於7日下午公布袁厲害家庭享受低保名單。但記者發現,這次事故中的8名死傷者均未享受過低保。在這一張享受低保的20個人員名單中,沒有發現一名死傷人員名字。其中僅有5名是與袁厲害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加上袁厲害本人才6名,剩餘14名均不在與袁厲一起生活的孩童當中。

  那麼,這14名享受低保者是誰?都在哪裡?該縣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解釋很雷人,他說反正20名低保都給了袁厲害,雖然大部分享受低保的人員沒有與袁厲害一起生活,但錢是袁厲害領的,這些錢可以用到身邊沒有享受低保的孩童。

  傷心欲絕的袁厲害說,她要將低保全部還給政府。“孩子都沒了我還要低保幹啥?”

  嗚呼哀哉。

  焦裕祿泉下有知,作何感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