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搶火車票軟件”該被指責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1-29 10:09:35  


農民工春運買火車票很艱難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訊/1月26日,2013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與去年有所不同的是,許多“搶票軟件”倍受青睞,導致票賣光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昨日,正月初六返程票開售,全民搶票再度上演,很多線路幾分鐘內所有車票即賣光。

  對此,包括鐵道部在內有不少人質疑,“搶票軟件”相當於“插隊”,這對不熟悉網絡的農民工等群體十分不公平,讓他們買票回家變得艱難。這個指責站得住腳嗎?

  ■ 鐵路春運的確是公共福利,但怎麼分配是難題

  春運期間鐵路的“福利屬性”的確很強

  對“搶票軟件”公平性的質疑,源於火車票的福利屬性。如有論者稱“如單純以公平論,搶票軟件無論如何不算公平。春節期間火車票短缺,行政管制下的低價幾乎等於福利,此時的網上購票就已不是銷售渠道,而變成福利分配渠道。你弄個軟件去搶福利,跟粥廠放飯時大小夥子扒拉開婦孺搶饅頭有什麼區別?”

  的確,春運期間的火車票就應該視之為福利——以長途旅行而論,綜合安全、準時、舒適等因素,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說,火車都是當然的首選,最重要的,則是其價格。以普鐵而論,遠遠要小於飛機和長途汽車,還保持著18年前的基本定價,2007年甚至還取消了春節火車票上漲的政策。換成市場化運營,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每年春運,鐵路客運都是焦點,並不是沒有理由。

  但火車票這項公共福利很難做到有效率地公平分配

  然而,把鐵路春運視為“福利”,卻不代表在福利分配上就要完全遵循平均主義,像福利券一樣發放。這是因為火車票的需求雖然整體上是剛性的,但具體到每一個人,其出發時間、行程遠近、需要怎樣的席位都是完全不同的,在不僅要“走得了”還要“走得好”的今天,需要出售火車票來對此進行甄別。不過,由於火車票價格比較低廉,進一步造成了供需矛盾的擴大,無法有效甄別哪些人最需要火車票。

  在不能用價格進行調節的情況下,“排隊”成為長期以來甄別誰最該獲得火車票的方法。幾年以前,每當放票日來臨,就有無數的返鄉人士天未亮就起床,披星戴月地趕到售票點排隊,力爭搶到火車票。然而,由於供需矛盾極大,即便排了很久,也很有可能在排到售票窗口時被告知全部票已賣完。這促使他們在下一次購票日想辦法起得更早。規則上而言,“排隊”的確最公平,然而這讓購票者付出了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即額外的負效用。

  如果不排隊,用抽簽的方式來決定福利歸屬的話,則效用注定不會達到最高。因為唾手可得的利益,利用效率總是會相對較低,如今的網購火車票,就有點類似抽簽。其結果就是,每天會出現大量退票——北京四大火車站,日均有數萬張退票。原因就是,很多人並沒有確定好到底什麼時候走和用什麼方式走,但既然火車票能夠提前預訂,就“訂了票再說”。

  總而言之,在廉價的前提下,“排隊”最公平,但會產生相當大的負效用,而“抽簽”沒有負效用,但難以讓票進入最需要的人的手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