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謝大寧:揚棄分治論 重視尚未統一與統合論

http://www.CRNTT.com   2013-02-16 08:54:53  


翻開新篇章,兩岸已到了轉換論述的歷史關鍵點。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謝大寧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1月號發表專文《分裂 分治 未統一:論兩岸統合論》,作者強調:“兩岸已經到了轉換論述的歷史關鍵點了,如果分治論述已經達成了它的歷史性階段任務,而又出現了瓶頸時,那我們就應該要揚棄它,勇敢地迎接下面一套更合適的論述。”作者認為:“‘尚未統一’的概念只能構成描述兩岸關係之論述模式的雛形,它還缺乏了引導兩岸關係朝下一階段走的功能,具體地說,也就是說在‘分治’與‘一國兩制’之間,還缺乏一種過渡性的概念。就台灣而言,分治概念可以轉化為一套法政結構,至少規範台灣在兩岸“和平發展”過程中的所有行為模式,同時也讓大陸某種程度必須照著這樣的規範走。但既然兩岸‘尚未統一’,而如果我們希望兩岸不是朝向‘分治的固定化’,而是朝向雙方‘憲法’規範的統一路向走時,它當然也必須有一種具體的法政規範,而且它必然要不同於分治概念引導下的規範。因此這時所需要的論述模式,就必須擁有此一引導性的功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轉化‘尚未統一’這種‘負面表述’,讓它成為兩岸尚未統一狀態下的正面論述﹖”。文章內容如下:

         兩岸分裂的時代

  兩岸關係源自於一個悲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大家也都知道,這些年的歷史軌跡,無論存在著多少波折,也正在朝向解決這個悲劇的方向上走,這點從描述兩岸關係基本語彙的演變,就可以看得出來。

  曾經,兩岸在刀兵相向,互相“匪來匪去”的年代裡,彼此是不屑去提對方的,那時雙方都自認為是正統,而對方則是偽政權,於是只有外人可以用比較正確的描述方式,把兩岸稱為“分裂”的時代,這分裂當然不是法律意義的,因為誰都不承認對方,所以法律上沒有分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