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首都之困

http://www.CRNTT.com   2013-02-27 12:27:40  


首爾街頭。(本報記者 郭楊 攝)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訊/嚴重污染的渾濁空氣、黑壓壓的龐大人口、堵塞的交通,上下班艱難,以及各種生存壓力,極低的幸福感,迷惘的外來人口,這些特征和世界上最龐大的城市之一—中國首都北京有著高度的契合。

  作為一個高速經濟成長中的發達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北京因為種種不宜居的負面問題,正承載著無數的抱怨、質疑與迷惘。北京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2013年開年中國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

  以上諸多缺陷從印度的新德里到泰國的曼谷,從印尼的雅加達到尼日利亞的拉加斯,在全球諸多國家中可謂司空見慣。

  當英國的倫敦、日本的東京這樣的超級首都以繁榮的經濟、有序的管理、多元的文化以及各種便利成為首都典範之時,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首都正經歷和北京相同的困局,這些閃亮的城市,儘管大部分歷史悠久,赫赫有名,在本國乃至世界上都舉足輕重,但是因為其城市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不足以應對不斷湧入的龐大人口,結果呈現出極其怪異的現象:作為首都吸收了該國過多的經濟和社會資源,導致和其他地方的差距越來越大;但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這樣的超級城市越來越難以為繼。

  針對這些首都病,各國均採取不同的措施以求克服、從遷都到擴張、從治安嚴打到交通限行,有些國家成功地解決了問題,跨越了“首都病”,有些國家則愈演愈烈,積重難返。各國的經驗與教訓,對於北京,是值得注視的參考系。

無解的德黑蘭霧霾

  某種程度上,中東名城德黑蘭,與北京非常相似。伊朗首都德黑蘭與埃及首都開羅、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並稱為伊斯蘭世界三大都市。這座城市與太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政治問題聯繫在一起。而同時,其糟糕的交通和嚴重空氣污染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德黑蘭是一座相當現代化的城市。特別是從二戰後到上世紀70年代,作為產油大國的伊朗,在崇拜西方物質主義的國王巴列維指揮下,德黑蘭大興土木。正因為如此,德黑蘭成為了伊朗獨一無二的超級大都市,在規模和人口上遠遠大於千年古都伊斯法罕,並且外來人口仍在源源不斷地遷入。

  在伊斯蘭革命以後,由於長期的戰爭和制裁,德黑蘭基礎設施嚴重老化,面對龐大人口力不從心,這導致德黑蘭的“首都病”特別嚴重。

  目前整個德黑蘭常住人口超過1700萬,差不多每四個伊朗人就有一個居住在德黑蘭。根據2012年5月伊朗能源部電力司負責人透露的數據,德黑蘭市電力消耗占全國電力總消耗量的1/4。

  “伊斯蘭革命後收歸國有的曾經的希爾頓酒店,除了價格維持了國際水平,其他所有方面都像20年前我們某個地方的政府招待所,尤其是那條鋪在床上風格久違的毛毯。幾乎每一個城市中的建築都有同樣的感覺。斑駁甚至破舊的外墻,映照的是年久失修的骨感現實。很多公共建築甚至商場酒店的內裝修,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一位中國學者在德黑蘭參加一次國際會議時記錄了如此的感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