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新型貨幣戰已悄然打響

http://www.CRNTT.com   2013-02-28 08:46:12  


 
  一是隱蔽性。與此前“兵戎相見”式的貨幣戰和貿易戰不同,看起來好象不是“以鄰為壑”的典型貨幣戰爭手段,而是與促進一國國內經濟政策密切聯系。

  主要發達國家由於已經先後實施了量化寬鬆政策,各國都暗自制定著有利於自身經濟發展的政策,因而也沒有義正言辭地嚴正聲討和指名道姓的指責。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貨幣戰表現為有升有貶、以貶為主的帶有技巧性的貨幣貶值,從而相關的矛盾表現較為分散、矛盾並不集中,而實際上有關國家面臨的壓力很大。

  二是普遍性。這場戰爭參與國家衆多,無論是主動參與的發達國家,還是被動影響的新興經濟體,多數都涉足了相關進程。貨幣的相對價值變動勢必涉及兩個或多個國家。

  貨幣主動性貶值會促進一國出口增加和經濟增長,對於相對國就是貨幣升值,繼而出口減少、經濟面臨下滑風險,因此,各國都試圖從自身角度出發,採取主動性或防禦性的措施以達到自身目的。

  三是多樣性。各國由於其國情不同,制定的措施與收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主要是採取衝銷式的購買措施,其目的在於防止主權債務違約、保持金融市場穩定;美聯儲四輪量化寬鬆政策的措施途徑各不相同,但主要目的始終是推動實體經濟複蘇;日本央行掀起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是從防禦轉為攻擊,靠主動性貶值來刺激經濟。

  自美元量化寬鬆貶值後,歐元、日元等貨幣加入貶值過程,普遍收到一定效果,但以日元貶值效果最為明顯。

  溢出效應明顯

  文章指出,發達經濟體的量化寬鬆政策產生了一系列的外溢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