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務院機構改革背後的4個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3-11 11:19:18  


國務院機構改革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3月10日,備受各方關注的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七次重大行政體制改革,其根本目的誠如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就本次改革方案呈現出的諸多亮點,記者10日專訪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教授。

  提要:

  首次在“政府—市場—社會”這樣一個宏觀國家公共治理層面來考慮政府的職能轉變

  首次對行政體制的基礎性制度建設提出明確任務

  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簡政放權,釋放活力

  亮點一

  系統設計 有序推進

  不僅考慮了政府—市場—社會的相對職能定位,也涉及到了政府體系內部職能、機構和運行方式

  “對此次改革方案社會各個方面的關注點主要在國務院機構的調整與整合方面,也就是大部門制的改革。”薛瀾指出,國務院機構是中國行政體制運行的中樞,其改革的內涵要遠遠比大部門制更豐富、更深刻。

  從總體來說,這次提出的改革方案首次在政府—市場—社會這樣一個更加宏觀的國家公共治理層面來考慮政府的職能轉變,把政府的行政職能,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以及人民群眾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能力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而不僅僅是圍繞著政府自身來談政府改革,這種整體設計的思路符合國際公共管理改革的大趨勢,也符合中國改革發展的時代要求。

  同時,這次改革方案的綜合性和層次感也特別分明,不僅考慮了政府—市場—社會的相對職能定位,也涉及到了政府體系內部職能、機構和運行方式;不僅涉及到中央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的權責界限與分工,也涉及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責界限與分工。這樣就可以把國務院機構的職能轉變放在整個政府的大系統內考慮,政府職能轉變的內涵更加豐富,其對應的改革措施也更加具體。此外,方案首次對行政體制的基礎性制度建設也提出了明確的建設任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對現代國家制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在推進的具體步驟和措施方面,本次改革也與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和中國國情緊密結合。雖然改革方案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設計,但在充分考慮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維護社會穩定任務繁重的實際情況下,方案提出應保持國務院機構總體相對穩定。因此,在具體機構調整的實施方面,與1998年和2008年中央政府機構的大幅度改革相比顯得更加穩健。這次調整所涉及的中央部門和調整的方向都是社會各界有高度共識的,而對於改革具體方向和措施有不同看法的則先積累共識,再適時加以推進。“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也反映出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一個不斷摸索,且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動態適應的過程。”他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