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德國憑什麼成為中國崛起的贏家

http://www.CRNTT.com   2013-03-13 08:23:28  


德國不僅不怕“中國制造”,反而把“中國制造”看成是自己的機會。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21世紀網今載文章“德國憑什麼成為中國崛起的贏家”指出,德國、北歐等發達國家,則不僅不怕“中國製造”,反而把“中國製造”看成是自己的機會。與鼓吹貿易保護主義的美國工會相對照,北歐的工會,大多歡迎全球化的競爭。德國的各種精密儀器、機械,則是“中國製造”的基本工具。德國人驕傲地宣稱,中國固然是“世界工廠”,但這個“世界工廠”是德國的公司建造的。這就使德國製造業成為“中國崛起”的贏家。全文如下: 

  按照“福利養懶人”這個市場原教旨主義的規矩,北歐的“福利國家”應該是最多懶人的地方。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不妨通過北歐國家和美國就業保障制度的對比,來看看完善的福利制度如何“養出”更高素質的勞動者。

  美國的傳統製造業,瞄准的是大衆市場,採用大規模生產的“福特體制”。“福特體制”的特點是標准化、流水綫化,不僅每個部件都可以隨意替換,工人也可以隨意替換。工人所從事的是簡單重複性的工作,其功能近乎一個機械手,不需要太多的訓練,有“普通技能”大致就可以應付。與之相對的,是精品生產,瞄准的是所謂“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或稱“縫隙市場”“小衆市場”。特別定作的高端產品,批量甚小的特殊產品,乃至生產消費品的特殊器具、機械等等“生產性物資”,都屬於這類。這樣的生產模式,所要求的技能非常精深,職工必須具有處理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中的問題的能力。介於兩者之中的,則是多元化的大規模生產(DMP: diversified mass production)。這種生產仍然面對大衆市場,保持很大的批量,但比較靈活,可以針對用戶的需求隨時根據產品的原型進行修改。日本的汽車業和電器業大致就屬於這種模式。

  美國的體制,鼓勵少數人拔尖,有一個相當規模的創造階層。這些人不管從事哪個行當,都有通才教育的背景,視野開闊,創意充足,不受本專業傳統模式的限制。因此,美國每能領導突變式的變革。喬布斯就是這方面典型的弄潮兒。同時,這些聰明人能夠設計出傻瓜都能操作的大規模生產程序,減少了對高級技術工人的依賴。一旦工人如同隨時可替換的部件一般,企業就隨時可以“外包”到低薪國家,在全球化中表現得異常靈活,但也導致了工人的價值越來越低,導致了所謂“衝向底層的競爭”(race to the bottom):既然中國工人能幹美國工人的活兒,老板憑什麼支付美國工人的高工資?如果印度工人拿一半錢就能幹中國工人的活兒,中國工人的工資也過高了。美國製造業在“中國製造”的衝擊下風雨飄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