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死豬漂流 尚能食否?

http://www.CRNTT.com   2013-03-21 12:07:17  


 
  二問:如何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在新豐鎮,約有80%的農戶從事養豬,也是嘉興規模最大的種豬養殖基地之一,它成形於上世紀80年代,並曾作為“供港豬”(供應香港)的重要養殖基地。早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方面曾在部分供港豬中發現喂食過瘦肉精。為此,浙江的“供港豬”一度遭到香港的全部封殺。

  去年下半年,嘉興警方偵破了一起由12名非法收購、屠宰、銷售“病死豬”的跨省案件,銷售網絡涵蓋江浙滬三省市,涉案金額達100多萬元。

  新豐鎮村民表示,該鎮曾有人收購死豬病豬,這些豬流向了肉製品廠。這一說法得到了沈雲明證實,他表示以前確有此事,但是從2010年起,加大了打擊力度,非法收購病死豬得到了控制,而病死豬回收處理則成了棘手難題。

  這次“死豬江葬”事件無疑再一次為當地職能部門敲響了食品安全問題的警鐘。從“供港豬”檢出瘦肉精,到病死豬非法收購流入市場,再到死豬漂浮至黃浦江,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為何屢見不鮮,是監管制度不健全,是執法力度不到位,還是對安全問題不重視?

  三問:誰來給公眾一個科學合理的說法?

  對於“漂浮死豬”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

  一是“豬瘟說”。有消息指上海市農委11日稱,黃浦江鬆江段水域打撈起的死豬檢出豬圓環病毒病原陽性,初步判斷是豬圓環病毒病引起的豬瘟。消息一出,引致天康生物、中牧股份等與豬瘟相關的概念股11日早盤小幅異動。3月11日,顧姓處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浙江無豬瘟”。

  二是“凍死說”。嘉興方面解釋去冬今春氣溫較低,小豬抗凍力弱,易發病死亡,仔豬死亡率更高,此說法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東北氣溫更低為何沒有出現生豬大規模死亡的情況。

  三是“免疫力下降說”。一般一頭豬產生的環境污染需要5畝地來承載,以竹林村為例,8000畝土地的適度生豬養殖數目在1600頭左右,然而竹林村今年的出欄量在14萬頭左右,養殖量超過土地承載量八十餘倍,導致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小豬免疫力差。

  四是“喂食有機砷說”。據豬農說,有種制劑叫有機砷,用在四月肥之類的豬飼料添加劑里,可以促進豬性腺發育和毛皮紅亮,改進賣相有利於賣個好價錢。但副作用是有機砷蓄積在豬體內會部分分解為無機砷即砒霜,喂食四五個月後會大幅增加豬的內臟腐蝕、大批死亡的概率。自去年底起,豬肉市場大幅低於預期,原本要出欄宰殺的豬被迫繼續養著,有機砷的副作用導致生豬大批死亡。

  各種說法不一而舉。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種權威的聲音讓公眾感到科學合理可信。試問,發生了如此大的突發性公共事件,該由誰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四問:水質檢測採用何種標準,與國際標準是否一致?

  面對幾千萬人的飲用水安全問題,上海和嘉興的一致說法是水質未發現超標。上海市政府的逐日通報稱,到目前為止,事件對飲用水水質並無太大影響。經嚴格檢測,水質基本正常。嘉興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表示,嘉興環保局對河道水進行了“溶解氧”日常監測,從該項數據看,死豬並未對嘉興河道水質造成影響,甚至好於去年同期。

  據悉,按照國家標準,上海除了對水質的9項常規性指標即指渾濁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等進行檢測外,目前還有針對性地將豬圓環病毒等微生物指標補充入水質監測指標,並對出廠水增加了豬鏈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杆菌O157、耐熱大腸菌群等指標的檢測。檢測結果是,9項常規性指標符合國家標準,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為“未檢出”。

  然而對於官方的說法,公眾似乎並不買賬。近日陸續有律師和大學生,向上海市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申請公開相關的水質監測執法信息。新華社新華視點發文質疑:未造成大的影響,是什麼概念?檢測結果可否公布?如此迅速的調查,可信度有多少?對於公共事件,消息披露應特別客觀謹慎。

  基於上述事實,不禁讓人追問,目前出廠水依據的2007年正式實施的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與歐美國家採用的飲用水標準是否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