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蕭二人都盡可能迎合馬意但仍有差異

http://www.CRNTT.com   2013-04-09 14:07:43  


 
  似乎習近平也從馬英九在“習連會”之後的反應中,找到了化解矛盾,求同存異的訣竅,因而他昨日對蕭萬長所提出的四點建議,迴避了政治訴求,也主要是在經濟領域內進行深化及拔高性的論述。但時,他提出了“一家人”的概念,與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前日會見蕭萬長時六次提出“一家人”作呼應,並以“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將兩岸關係靠拉得更緊密,並以“我們會更多考慮台灣同胞的需求和利益,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在兩岸經貿的“讓利”之上再加上一層“親情”的涵義,實行“以情動人”、“以情服人”。這比胡錦濤的“軟的更軟”,更多幾份柔軟。

  然而,習近平的口中不提政治,並非就等於是放棄了政治議題。他所說的“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陸和台灣取得的每一項發展成就,都值得兩岸中國人自豪。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是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只要兩岸凡事都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考慮,就一定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阻礙,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就蘊含了政治意涵。習近平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中國夢”,但其中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提到“中國”就皺眉頭的馬英九,看來也難以否定及退卻習近平這拳拳誠意。

  總之,兩岸都有共同的追求,但也有不同的取向,只要能夠求同存異,就可以互補共利,攜手向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