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時代越近 漢字越遠

http://www.CRNTT.com   2013-04-09 15:39:19  


  中評社北京4月9日訊/我們有時會發覺與文字之間的疏離:筆墨的書法早已不與日常生活發生任何關係;隨著電腦輸入的普及,我們甚至不再寫字;書法課從學校教程中消失;電腦字庫裡出來的劣質字體占據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漢字說簡化就簡化了,幾千年的竪排一下子變成橫排,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不過,我們大可不必為文字哀悼或惋惜。正如台灣作家唐諾在《文字的故事》一書中所說,文字的發展,始終有偶然機遇。這個偶然機遇,包括了眾多的任意無端乃至於錯誤(誤想、誤解、誤讀、誤寫、誤傳……),合理的東西對它有意義,荒謬的東西同樣為它所吞下,化為發展材料。

  如果將漢字視為一個生命體,它的演化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漸變,一種是突變。漸變,常常是由書寫工具、材質的變遷引起。甲骨文筆畫的硬朗挺拔,是因為刻在堅硬的龜甲之上;而金文筆畫的綿軟飽滿,是因為金文是預先由黏土等製作於模具的內部後澆鑄而成。隸書最初是刻在竹簡上的(後來才用墨寫),所以轉折提筆間特別有一種雕琢的韵味。至於楷書的中正平和,是毛筆書寫時代的字形逐步趨向規範和標準化的結果。宋體也不是某個設計師的設計,而是漫長的歷史中,雕版工匠逐漸總結出的一套快速刻字的方法——將楷書變曲為直,鈍筆變成三角,才形成了宋體最核心的造型元素。這不是一道命令下來改的,而是很自然的歷史進程。一點一滴的演化,持續了數百年之久。起落筆的棱角,至今仍是宋體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刻刀留下的痕跡。

  相比之下,政治常常是最強大的突變力量。秦王朝為了政治的需要,發布“書同文”的政令,在全國推行“小篆”。小篆改變原先那種彎彎曲曲的筆畫線條,整理出一種筆畫勻整、便於書寫的新字體。這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地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更大的突變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國家推行簡體字改革,2000多個漢字被簡化和標準化。當年最早為簡體字進行“整舊創新”的老專家們一直相信,漢字的筆畫少了,每個人一生當中就節省了很多不必浪費的時間,可以把這些時間用在別的地方,是很有價值的。問題是,才不過十幾年時間,用筆書寫的文字大部分已被電腦文字所替代,今天再去論筆畫的簡繁多寡,幾乎已經沒有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