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大矛盾掣肘經濟復甦可持續性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08:35:03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訊/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總體以“弱復甦”開局。上海金融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分析,儘管回落幅度並不大,但已經改變了人們對增長的預期。由於宏觀經濟結構性分化,經濟增長的自主性動力嚴重不足,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仍令人擔憂,具體體現為三大矛盾的存在:

  首先,政府主導下的基建地產投資加速擴張與製造業投資下滑的矛盾。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回升主要因為與城鎮化和政府主導高度相關的基建投資和房地產增速明顯回升,而與工業化高度相關和非政府主導的製造業投資則持續下滑,尤其是民間製造業投資積極性和意願並不高,內生增長動能趨於減弱。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資同比增長25.6%,同比大幅提高。2013年是換屆的轉折年,又是“十二五”中期,基建投資帶動下的固定資產投資加速的可能性非常大。房地產投資也在加速,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0.2%,比去年全年提高4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受制於產業平均利潤率下滑和債務“去杠杆化”影響,1-3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8.7%,較上年同期下降6.1個百分點,民間製造業投資也出現較大回落。製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低迷的狀況反映出當前經濟內生增長乏力,這不僅僅是周期調整的問題,更反映出經濟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艱難。

  其次,政府剛性支出上升與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帶來的矛盾。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當然更需要大量基礎設施投資、城市發展投資以及巨大的政府民生投資。隨著中國經濟轉入“中速增長”,結構性減稅,以及向民生財政轉型,政府剛性支出將迅速增加,財政支付壓力將進一步凸顯。

  據相關測算,“十二五”期間城鎮化催生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資規模將達30萬億元。根據2013年預算草案報告,2013年地方財政收入合計11.5427萬億元,地方財政支出總量為11.8927萬億元,地方財政收支差額達到3500億元,財政收支矛盾在加劇。而另一方面,財力捉襟見肘,土地財政難以為繼。2013年預計地方到期債務總額近3萬億元,已占到了地方財政收入的50%以上,地方政府將面臨非常大的償債壓力風險。因此,有效建立財政和債務約束機制,推動以支出責任對等為目標的分級財稅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