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雅安地震損失1700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11:03:14  


 
03
展示愛心是好事,但如何更公平展示愛心需各界共同思索

  汶川地震物資分配的教訓應當吸取

  去年3月曾有媒體披露,在北川縣紅楓敬老院內,發現了大批“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後各界捐助的救災物資,但這些救災物資至今尚未開包。這個事實令各界震驚。有不少志願者和媒體人都反映,在汶川地震中,汶川、北川這樣受災最嚴重、最受關注的地區,其收到的物資過剩,重建資金綽綽有餘。而且有不少企業指定就要在汶川、北川投資建設項目。相比之下,一些不太出名,又比較偏遠的地方,災情也很嚴重,但受到的重視就遠遠不夠,很缺錢。 

  媒體人左志堅就舉了青川的例子,稱“這個地方離成都太遠,坐車要大半天,山路長又彎,但慘烈一點不弱於映秀,有整個村子被全部埋掉的。問題在於,由於交通閉塞,記者、官員都很少去,曝光不足,捐款企業沒法獲得曝光的機會,官員也撈不到政績,那自然不重視。” 

  愛心資源分配不均,是很現實的問題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1338人死亡,192人失蹤,1109.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房屋倒塌90.6萬間,嚴重損壞145.5萬間,一般損壞282.4萬間。直接經濟損失4185.5億元” 

  然而,由於這些災害大多是分散發生的,每個單獨的自然災害受到的關注遠遠不夠。這使得民眾和企業奉獻的愛心資源,往往得不到合理的分配,這個問題理應得到重視並解決。 

  結語:誠然,“不是這麼大的地震,勾不起我的惻隱之心”。但如果惻隱之心能更好地分配,就能夠救助更多的人。愛心過於集中在一處,便有可能讓一些人濫用,以至於毫無顧忌地虛報損失了。

相關鏈接:蘆山上報地震損失為去年當地GDP40倍遭質疑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3-04-26 01:14

  雅安地震損失評估和重建規劃正在加快進行。本報獨家獲悉,雅安市級政府至少已經列出第一批約5.7億的重建恢復基礎設施項目清單。主要集中在供水、污水處理等領域。

  截至25日,雅安三個重災縣已公布高達1693.58億元的經濟損失數值。該值至少是其上年GDP總和的21倍。數值之高引起外界爭議。

  雖然震後恢復資金有其獨立的國家評估程序和標準,但正在進行的多層級災情損失評估,將為後續評估提供基準數據。納入國家規劃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重建項目總投資額和直接經濟損失數值的比例,分別是1.03(8658億/8450億)和1.40(320億/228億)。

  國家規劃中的投資項目,會獲得中央、省級財政、對口援建、信貸傾斜甚至專項資金的支持。前線指揮部官員向本報透露,國務院常務會議最終確定的重建規劃投資規模,一般都需要覆蓋直接經濟損失,同時考慮過舊基礎設施更新。

  中國政府在2011年末制定了新的災難直接損失、地震災害間接經濟損失和重建恢復資金評估的國家標準。記者調查顯示,目前重災縣的自我評估體系,與國家標準中的評估體系方法尚有較大區別。目前民政部和國家相關部委的統計評估表還沒有下發匯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