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企業為什麼比日本企業差?

http://www.CRNTT.com   2013-05-03 10:53:48  


 
  我漸漸養成了重視細節的習慣。當我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時,這也不難做到。當我創業時,為了使產品合格率達到100%,我寧肯通宵達旦,付出一切。因為在一個質量第一的社會里,你的商品再便宜,再有創意,也會因為質量問題而失去全部,商品價值是建立在質量的基礎之上的。

  我開發的銷售管理軟件銷量一直在日本同行里保持第一。我能夠做到日本同行做不到的事情,但前提是我做到了日本同行能夠做到的事情。忽視細節,失去最後的1%,就等於離開了起跑線,放棄了我所有的優勢。

  作為一個企業家,我經常參觀中國內地、日本、韓國以及台灣地區的工廠。說實在的,就技術和設備而言,中國不但不比別人差,反而更先進的例子很多。但我們和他們之間有一個一眼就能看出的差別,那就是工廠的細節。

  工廠的乾淨程度,設備的保養狀態,工人的裝束和表情,這些與技術沒有關係的細節,恰恰是保持質量的關鍵。日本工廠就是通過日常性的清掃和整理,持續地喚起職員的潛意識,保證每一天、每個人、每個動作的規範。

  中國工廠不是沒有規範,而是缺乏徹底的執行。說來說去,就是一個態度問題。我們在大談所謂的理念和規範的時候,生產一線的現實早已糟到了誰都不知道的地步。中國的瘦肉精生豬、抗生素雞肉、摻毒奶粉、地溝油等等,沒有一個是因為我國的理念和標準出了問題,而是從上到下的態度問題。

  我有個生產高端消費品的朋友,他現在不用國內的工廠,因為國內的工廠成本比國外高。不是因為中國沒有技術和設備,也不是因為中國沒有熟練工人,更不是因為中國人工資高。中國工廠什麼都有,就是出廠合格率上不去。

  為了保持合格率,我朋友不得不扔掉不合格的產品,扔得多了,成本自然急速上升,仔細一算,還不如直接委托國外工廠生產划算。

  中國產業的升級,中國民眾的幸福,取決於中國國民從上而下的態度改革。那不是聲勢浩蕩的產業革命,也不是汹湧澎湃的群眾運動,而是循序漸進、一點一滴的個人態度的進步。

  幾十年前,胡適就曾批判中國人的“差不多主義”,今天我還深感差不多主義害死人,這不能不讓人悲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