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後裔 辦學深陷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5-08 12:01:59  


《新民周刊》3013年第17期封面報道
  中評社北京5月7日訊/榮氏家族是中國近代史上跨世紀的商業王朝,而“濟世辦學”的祖訓也始終激勵著榮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員。2008年,榮氏第三代傳人——榮德生先生的嫡孫女榮智豐女士應邀攜資到故鄉興學,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此後四年卻深陷體制泥淖,非但教育理念無法順利推行,隨著矛盾激化,還遭遇教師罷課“逼宮”、管理部門維穩“勸退”之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一件原本可以造福桑梓的善舉變得舉步維艱呢?新民周刊日前登載紀實文章《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家族後裔辦學深陷困局》:

   善舉,需要善待

  一直有一個財富的神話——無錫榮氏。

  一直有一段辦學的佳話——無錫榮氏。

  都說榮氏家族是中國近代史上跨世紀的商業王朝。毛澤東說過:“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但事實上,除了巨富的象徵,榮氏家族最為世人稱道,也備受尊崇的還是其厚德載道的濟世辦學精神。

  百年榮氏。“濟世辦學”的祖訓始終激勵著榮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員,爰至2008年,榮氏第三代傳人——榮德生先生的嫡孫女榮智豐女士也應邀攜資到故鄉興學,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此後四年,卻深陷體制泥淖,非但教育理念無法順利推行,隨著矛盾激化,遭遇教師罷課“逼宮”、管理部門維穩“勸退”之厄。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家鄉的初衷毋庸置疑,鄉親對榮氏家族的感情也毋庸置疑,那麼是什麼,使一件原本可以造福桑梓的善舉變得舉步維艱呢?  (主筆 胡展奮)

  榮氏後裔辦學深陷困局

  有一種聲音本該最值得重視,卻被一直淹沒在嘈雜中——“孩子不能成為你們鬥爭的工具,更不能成為鬥爭的犧牲品。”

  首席記者|楊 江

  捐資助學、辦教育,歷來是企業界有識之士的選擇,在這方面聲名最為顯赫的毫無疑問當數我國愛國資本家的典型代表——榮氏家族。榮氏家族,是以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本家族,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歲月中,榮氏家族都在中國經濟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中國民族企業的前驅——榮毅仁的父親——榮德生為例,從1906年起,榮德生先生先後在無錫創辦了公益小學、競化女校等8所小學,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中學,1所大學和1座藏書近12萬卷的圖書館。榮德生先生一生辦學,從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大學教育;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男女並進,成績斐然,至今,在無錫還是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一百多年來,榮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員傳承祖訓,積極為國家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無錫官方媒體《無錫日報》如此評價:這些年來,榮氏家族對教育的熱忱始終如一,榮家一代代有識之士繼承了先輩的光榮傳統,投資、捐資興學的義舉不勝枚舉。榮氏家族潛心興學、薪火相傳的義舉,值得後人永世敬仰。

  1986年,榮毅仁先生到公益中學和江南大學視察,並代表榮氏家族向江南大學捐贈300萬元。2007年,榮德生先生創辦江南大學60周年之際,嫡孫榮智健先生回到江南大學,參加紀念活動,捐資6000萬元,以推動江南大學的高水平建設。

  2008年,為支持與配合無錫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榮氏第三代傳人——榮德生先生的嫡孫女榮智豐女士通過競標出資舉辦無錫育才中學,成為民辦育才中學的董事長。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此後四年,卻深陷體制困局,教育理念無法順利推行,隨著矛盾激化,遭遇教師罷課“逼宮”、管理部門維穩“勸退”——董事會被“趕出”了育才中學,接管學校的管理部門則傳話期望她退出辦學,以顯示榮家高風亮節。

  這件事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處置,無錫市其餘幾所民辦學校予以了高度關注,因為榮智豐面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事件的走向將影響無錫市辦學體制的改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