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3年,尋找新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3-05-16 08:38:32  


2013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趨勢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訊/從中國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性特征,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的走勢看,2013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趨勢。

  增長階段轉換與尋求新平衡

  中國經濟報告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餘斌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運行呈現超出歷史經驗的反常現象,用短期、周期性因素不足以充分解釋。表現為,從GDP季度累計同比增長看,本輪經濟回調始於2010年二季度,到2012年三季度持續了10個季度。這是中國自1992年開始發布該項指標以來,回調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6個季度的回調期。經濟增長也明顯偏離了2002-2011年10.6%的季度平均增幅。上述反常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階段、運行機制的變化。

  在1978--2010年的32年間,中國經濟年平均增長9.9%,被國際社會譽為“中國經濟奇跡”。在經過了三十餘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基本面正在發生變化,即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性條件改變。主要表現為:快速的人口老年化或未富先老;勞動力供求關係從供過於求轉變為供求基本平衡和低端勞動力的短缺、工資成本快速上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空間縮小,後發優勢逐漸削弱;基礎設施投資的潛力和空間下降;區域增長格局發生變化,東部發達地區經濟增長明顯回落等。

  從國際比較看,經濟增速逐步下降,符合追趕型、壓縮式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日本、韓國、德國在相似發展階段曾經出現過經濟增長大幅度下降的情況。與之相比,中國是一個城鄉、區域發展極不平衡的大國。2011年貴州省的人均GDP僅相當於天津市的20%,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依然較大。2011年,城鎮化率僅為51.27%,比上年提高1.32個百分點,城鎮化提升的空間仍然廣闊。在東部沿海地區率先達到增速下降的收入窗口的同時,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收入水平較低,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中國有條件把經濟增速的降幅控制在20-30%,從而在未來十年中保持7-8%的增長趨勢。

  從總體上看,現階段中國經濟處在從接近10%的高速增長階段向7-8%的中速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長階段的轉換,表面上是增長速度的調整,實質上則是經濟結構、增長動力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原有增長動力、競爭優勢逐漸削弱,新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逐漸形成的過程,也是原有平衡、預期被打破,需要重新尋找並建立新平衡的過程。具體說,在過去的30多年中,投資、出口高增長是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未來則需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起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把經濟增長轉變到立足於消費擴張的軌道上來;過去依靠資源、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環境高污染,實現經濟高增長,未來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過去在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產品的生產上形成了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優勢,未來則需要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生產上形成新競爭優勢;過去政府、企業、市場和社會長期適應了高增長的宏觀環境,未來則需要在中速增長的環境下實現企業可贏利、財政可持續、風險可防範、民生可改善、就業可充分等目標。

  2013年經濟運行的突出特征,是在告別了高速增長階段以後,需要依靠市場的力量重新尋找並建立新平衡。針對經濟運行總體比較脆弱的狀況,宏觀調控要順應而不是抵觸增長階段的轉變,並為平穩轉換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既不能以回歸高增長為目標,也不能放任經濟自行下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