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琉球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3-06-09 08:23:02  


 
  三

  要了解前近代時期某社會的國家與民族認同,這對任何一個認同研究者而言,恐怕都是最難駕馭的課題。不過,認同意識產生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必須具有與他者接觸與交流的經驗。從該觀點而言,由於琉球在五百多年的歷史中,由始至終一直處在較高頻率的對外接觸與交流狀態中,因此在琉球王朝部分精英中存在某種程度的“我他意識”乃至“國家”歸屬意識是有可能的。

  具體而言,琉球除了與中日之間有著包括多方面交流的長久宗屬關係外,過去與朝鮮以及南洋諸國頻密的貿易往來,加上如前所述的19世紀中葉琉球與西方列強接觸和碰撞的經驗,都有助在部分琉球精英之間萌芽一定程度的歸屬意識。以下嘗試從幾份文獻資料中,窺探出其中端倪。

  沖繩縣立博物館中,至今仍保存著1458年受其時的國王尚泰久之命而鑄造的一口鐘,稱為“萬國津梁之鐘”,該梵鐘曾長期懸掛在王宮首里城的正殿前。其銘文寫道:“琉球國者南海勝地而,鍾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中間湧出之蓬萊嶼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產至寶充滿十方刹……”內容除了凸顯對因貿易而繁榮一時的琉球充滿自豪感外,也較清楚地描繪了琉球與周邊的關係,其中與中國的關係用了“輔車”,而與日本的關係則用了“唇齒”來形容,顯示了與兩國不可分割的親近關係。

  不過,除了“密切”外,琉球的中國(大明)觀與日本(大和)觀在該梵鐘的銘文中並沒有清楚表述出來。另一方面,琉球民間長久流傳著一種傳統的說法:“唐乃傘,大和乃馬蹄,沖繩乃針頭。”意為中國如傘,沖繩受其庇護,日本如馬蹄,沖繩受其踐踏,而沖繩自己則如針頭般弱小。其中流露了對中日的好惡觀感,當可理解為琉球對與中國的宗屬關係賦予了正面的評價,而對日關係的評價則是較負面的。

  另外,從琉球末期的兩份資料中也可印證如此的中國觀與日本觀。

  先看與中國的關係。日本在進入明治時期後不久就開始部署吞並琉球的計劃。1875年日本派遣內務大丞鬆田道之前往琉球,要求首里斷絕與中國的封貢關係,卻遭到主持國務的三司官等以中琉關係乃“父子之道、君臣之義”為由而拒絕。

  至於與中國“父子”“君臣”的客觀關係,另一份資料中則作出了更為具體的陳述。當時琉球雖然拒絕了日本的要求,卻也深感王國危機的來臨,遂派三司官等前往東京展開請願活動,除了向日本明治政府陳情外,當時也向各國駐東京使節求助,請求幫忙勸說。1878年10月11日以“琉球國法司官”為署名(毛鳳來、馬兼才)呈交荷蘭駐東京公使書簡的開頭,直截了當地道出了琉球與中國“父子”“君臣”的具體關係:“向列外藩……惟,國內政令,許其自治。”

  陳情書全文772字,在陳述理由,請求日本撤回斷絕中琉關係要求的同時,用了將近一半的篇幅,力陳14世紀後半葉以降琉球之所以得以立國,全靠中國之庇護與輔助。其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其一涉及王國的建立與維繫,其二涉及琉球的社會與文化的營運方面。前者強調琉球之立國依賴與中國的封貢關係,而後者除了稱琉球“遵用中國年號、歷朔、文字”外,中國也“時召陪臣子弟入北京國子監讀書,遇有漂船遭風的難人,大清國各省督撫皆優加撫恤給糧修船,妥遣回國”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