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眾抗議並未讓中國PX受制於日韓

http://www.CRNTT.com   2013-06-17 10:55:04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近日,名為《中國PX項目擴產遇阻再失定價權》的的文章在坊間熱傳。文章指出,因為群體性事件等原因,中國PX產能不足,又失掉定價權,以至於淪為日韓打工仔。但實際上,中國近幾年PX產能提升極快,需求的增速則更快,大量進口只是市場需要。所謂“淪為日韓打工仔”之說,實屬無稽。 [詳見鏈接]
   
進口是國際貿易常態,並非“吃虧”  
 
   供小於求並非因為供給沒有增加,而是因為供給的增加無法滿足需求,此種情況下,進口無法避免。商品供求形勢日益偏緊,定價權理所當然更多地掌握在賣方手中

  有好事者表示:因為市民“不顧大局”,“不懂科學”,“大驚小怪”地上街抗議,導致中國PX產業發展受阻。但事實證明,中國的PX煉化產業並沒有因為市民的抗議而冷卻,反而在近幾年經歷了一個幾何式的增長。可見,供小於求並非供給沒有增加,而是供給無法滿足需求。近年來,隨著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需求持續增加。商品供求形勢日益偏緊,定價權理所當然更多地掌握在賣方手中。即便是在目前供求寬鬆的國際煤炭市場,煤炭定價權仍然掌握在賣家手中。進口國買入量增加,國際價格就相應提高;進口國買入量下降,價格就相應下降。 

  任何國家只要有需求和意願,都可以興建PX項目。而PX生產國眾多,日韓也無法壟斷價格。2011年中國從新加坡和伊朗進口量大增,較前一年增長249% 和160% 

  PX煉化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不存在技術壟斷。任何國家只要有需求和意願,都可以興建。中國PX產能不足,需求存在缺口,那麼日韓企業擴充產能來填補缺口,是正常的國際貿易規律。而又由於PX煉化生產門檻低和生產國眾多,導致日韓也無法壟斷價格。以2011 年中國PX進口情況為例: 韓國125萬噸,日本118萬噸,印尼57萬噸,中國台灣45萬噸,泰國39萬噸。與2010 年相比,從韓國進口增長64%,日本增長18%,印尼增長46%,中國台灣省增長45%,泰國增長51%。值得注意的是從新加坡和伊朗進口大增,分別較2010 年增長249% 和160%,達到25萬噸 和31萬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