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東南亞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7-17 10:11:32  


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6月30日在文萊斯裡巴加灣舉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席。圖為東盟與中日韓13國外長及東盟秘書長在會上合影。(人民網記者韓碩攝)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訊/南風窗雜誌昨天刊載文章《中國的東南亞新局》指出,中國與東盟就“南海行為準則”問題首次正式明確談判日期,與東盟內部在這一問題上的共識日趨明顯不無關係;中國的東南亞外交,軟實力不能缺位,也要實現經濟手段與軍事安全手段的相互協調。

  在7月初結束的東盟系列外長會上,中國與東盟達成共識,決定於今年9月正式開始磋商“南海行為準則”。雖然此前中國曾表示出就“南海行為準則”問題進行談判的意願,但這是中國與東盟首次正式明確談判日期。如何推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一直是中國與菲律賓、越南等南海聲索國之間的外交分歧點。但近年來東盟內部在這一問題上的共識日趨明顯,中國態度的變化與此不無關係。南海問題只是中國與部分東盟成員國之間的問題,但東盟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演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東南亞外交正面臨新的局面。

  “蜜月”結束,博弈升溫

  對東南亞的外交,曾是中國1989年後擺脫西方外交孤立的一個突破口。中國通過參與東盟主導的一系列多邊機制,成功地在經濟上實現了緊密合作,在政治上化解了“冷戰版”的中國威脅論,開啟了一段蜜月期。從2001年中國與東盟就建設自貿區達成共識,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立,雙邊貿易額從約400億美元增長到約3000億美元,2012年這一數字突破4000億美元。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和歐盟,成為東盟最大貿易夥伴,東盟也在2011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在歐美市場疲軟背景下,經濟相對活躍的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必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