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亮軒:文學賦予的遼闊生命是最大的報償

http://www.CRNTT.com   2013-07-16 14:48:30  


 
  Q:孩童時的你可能並沒有太多機會感受母愛,到現在晚年的母親對你的依賴,你怎麼樣體會這變化?

  A:母愛就是她願意為你犧牲一切,並且絕無遲疑,但也未必所有的母親都有這樣的懷抱,至少我所接觸到的母親是這樣的。1988年來大陸後見到母親,其實我是蠻陌生的,但家母的感懷非常強烈,她感懷的強烈未必就僅僅屬於隔離的創痛,而是我的出現能夠讓她回顧自己的一生:曾經那麼漂亮的一個留洋的女學生,應該也有過抱負,也有她的理想和奮鬥目標,但她從來沒有講過,即使問了,我想她也不會給我什麼答案,因為她也沒有什麼看起來實現了的理想,她就這樣走過了幾十年的顛簸,文革的時候也很痛苦,兩度的婚姻都沒有帶給她快樂,她的三個孩子散落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她的傷心我能理解,她的許多的很深的很強烈的感情,我能夠體會,但我必須要用理性去分析——我沒有那麼傷心,我是一個讀書人,書本上告訴我:這樣的狀況下我應該來看她。我學的是義理,所以我的行為只是義理之品,但是她的感觸就不是義理了。當然時間越來越長,我跟她見面也有二三十次,也建立了真正的母子感情,所以她恨不得我永遠不要走,恨不得三個孩子統統到北京來跟她住同一條街,但是不可能啊,我們都抵抗不了命運。

  Q:如今再回頭,你如何看待自己對父母的情感?

  A:我現在對母親只有很單純的希望,希望她可以活得更長,可以過得不能說更好但不要太壞,畢竟一百零三歲了,每次來都看著她的狀況像一棵老樹在悄悄地老。我也沒辦法陪她,就只能每次看她抱她抱得緊一點,多親她幾下。我也老了,這麼大年紀,可以有個媽媽能親親,還是不錯。

  對我的父親,我是既有敬意也有歉意,我寫這本書就是對我的父親說對不起,但是我也必須說,如果有一天我們要見面,他也應該跟我說一聲對不起,然後我會跟他說,爸爸,我們都已經死了,沒關係了。關於過去父親對我的疏於照顧,對我的暴力,我現在想,都可以諒解,其實他是有更大的世界,你想想他是發現地球繞太陽黃道在幾十億年里有多少次變化的科學家,在我們看來他有點孤僻,小孩家庭什麼都不管,可是他為什麼要管?他腦子里思考的是宇宙這種事情呀,也許他根本就是一個不屬於俗世的人。也許現在的我看起來比他舒展,但事實上他更開闊。

  Q:《飄零》的最後一章題目是“此恨綿綿無絕期”,尤其是那個恨字……

  A:對。就是遺憾,這個字也特別能概括我和我父親之間的糾葛。我知道我沒有恨過他,但是一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原來是這樣愛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