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邵宗海:“馬習會”的可行及可能性

http://www.CRNTT.com   2013-07-31 08:03:43  


邵宗海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邵宗海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馬習會”的可行及可能性》分析认为,即使兩岸關係目前正處於歷史的機遇期,雙方關係相當和諧,互信基礎也加強很多,而且馬英九也多次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但想在傳言中2014年上海舉行的APEC会上創造一個“馬習會”,可行性可能不大;不过,“可行性”不大,“可能性”卻不能完全排除。详论如下:

   兩岸最高領導人是否有機會曾晤一事,一直是兩岸關係中一項重大的話題。其實這個問題會被國際及兩岸關注的理由很簡單,特別是在兩岸之間,因為很多人相信,只要雙方最高層級的領導人能夠見上一面,即使在他們相互握手的那一刻,就已可嗅出彼此可以和平相處的氣氛,更不要說接下來雙方會談中達成的共識,或聯合發表的公報,勢將影響到兩岸未來的發展,其中所涵蓋的“和平共存”與“和平發展”,一直就是兩岸當局目前積極爭取的目標。

  所以,在李登輝時代,他在1995年發表“李六條”時,就建議兩岸領導人不妨可以見面,特別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在日本神戶舉行時,李曾表達能在高峰會上與江澤民會晤的願望。即使陳水扁時代,他也有這樣的想法,2001年他發表“大膽講話”裡,曾經喊話邀請江澤民前來金門喝茶,而同年在上海舉行的APEC,陳也呼籲北京不要阻攔他參加領導人高峰會,期待與江澤民能見上一面。

  當然李陳兩人的願望,最終均沒能實現,究其原因,固然是當時的兩岸關係並非是十分融洽,雙方的互信基礎也相當薄弱,而且更重要的就在於台北當時提出這樣的建議時,可能動機是想要凸顯兩岸是兩國的關係,逐導致北京強烈的質疑。除此之外,與後者相關的因素,也包括了“場合”與“身份”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