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林奕華、楊照:人生是《老人與海》

http://www.CRNTT.com   2013-08-02 14:48:13  


人生不就是《老人與海》麼?
  中評社北京8月2日訊/此間騰訊書院日前邀請香港文化界著名人物、舞台劇導演林奕華及台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楊照,進行了題為《從《三國》看現代社會輸與贏》的講座,實錄如下:

一,《三國》不是給出答案,而是給出問號 
  
  不管你們是80後、90後,你們還在青春當中 

  林奕華:讓我先看大家。坐在這裡的人加起來幾歲。當然不會是四位數字,應該是更多了。很好玩,把大家加起來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把它獨立地來看待,每個人又都很年輕。所以經驗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把很多人的經驗加起來是屬於怎樣的經驗呢?把它回歸到一個人的時候,有限的經驗還可以發展的意義在哪裡?這是我一坐下來想到的事情。我剛才跟楊照在房間裡面,我就問他,我說,其實可能我心裡面是有問題的。今天來的人,我們都在猜,因為我們聽到外面播放預告的聲音,不知道來的人是怎樣的。這些人有沒有一個時代的統稱呢?時代統稱的意思就是——我也忘了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個東西叫做60後,70後,80後、90後跟00後,以至於現在我們要講10後。那麼台灣是不是也有這樣去描述不同的時代。他就說台灣不是講這個的,台灣應該是說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但是六年級、八年級有沒有講到九年級,九年級就講不下去了。今天的聚會我們先從這裡開始。為什麼兩個都是華文的社會或者世界,我們會在對年輕人的所謂的時代的統稱,會有這樣的一個差別。我先留給他這個問題。 

  楊照:大家好,我很確定一件事情,因為林奕華很怪,他會說他的數字不好,但是經常給自己找這種麻煩。我不知道把你們的年齡加起來的意義。但我知道,你們跟我們兩個不是同一代的人,我們兩個基本上是同一代的人,只不過一個頭髮多一點,一個少一點。林奕華的那個問題,我可以給一個答案的話,你們這一代,我其實不傾向於把你們稱之為80後、90後,我覺得你們還在青春當中。我是走完青春進入中年的人,包括看三國演義,看林奕華的戲。因為我已經走過了青春,離開了你們這個時代。或許我會有機會或者體會到一些你們體會不到的東西。這非常難說,我試試看。

  托馬斯.曼:謝謝你們讀完這本書,可不可以再請你們讀一遍 

  托馬斯.曼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魔山》,這是一部非常龐大的著作。或許你沒有讀過,或許你不記得這件事情——托馬斯.曼寫了一個後記,他的後記寫的是跟讀者道歉:“謝謝你們讀完這本書,我可不可以提出一個不情之請。可不可以再請你們讀一遍這本書。”如果是一個正常的讀者,肯定會說,“我剛看完再叫我讀一次,你什麼意思”。這個事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個道理是我們前沒有想過的,但是被他說了之後,我就再也沒有把它忘掉。托馬斯為什麼希望你再把這個書讀一遍?因為你在第一次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你的心情一直是想要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因為你不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樣的事。對於你來說,能夠提示你接下來發生什麼事是重要的。如果你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甚至是你知道了結果,事情就會不一樣了起來。有很多事情你看的時候覺得一點都不重要,因為跟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沒有關係,等你知道了這個結果,那個過去第一次讀的時候忽略的事情反而更感動你。

  如果再順著這個想法再舉一個例子,就是我的老朋友龍應台,他寫了一書《大江大海1949》,到目前為止在大陸沒有辦法出版。不知道你們沒有看過,或者你們沒有機會看過,我把他書里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他訪問了經歷過1949的人回憶發生了什麼事實他採訪了一個詩人瘂弦,裡面他講了一段話,我看完了以後再也忘不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