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英國人幸福感在糾結中微升

http://www.CRNTT.com   2013-08-29 11:46:03  


 
  雖然2012至2013年度英國人幸福指數有小幅上揚,但英國國家統計局認為其原因“目前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儘管測量幸福指數是複雜的,但國家統計局說,與人們的幸福感最密切相關的因素包括健康、就業狀況和情感關係。

  不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令英國人感到幸福的應該是去年成功舉辦的倫敦奧運會。英國廣播公司(BBC)委托某公司開展的調查共採訪了超過三千名成年人來了解公眾對倫敦奧運的看法,以及奧運會對不同社區所產生的影響。最新民調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英國民眾認為,耗費87.7億英鎊舉辦倫敦奧運會值得,而且有74%的被訪者表示歡迎奧運會重返英國。許多年輕人最希望奧運再度回到英國,在18至24歲年齡組年輕人中,有82%尤其支持這一想法。22%受訪者認同奧運確實促進了當地經濟。調查還發現,倫敦奧運之後,英國人變得更加喜歡運動。11%受訪者表示奧運使自己更願意運動。在18到24歲年齡組理,參加鍛煉的比例從一年前的11%上升至24%。32%受訪者認為奧運對運動產生積極影響。21%受訪者說奧運促使公共設施的改善。

  雖然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總耗資超過最初24億英鎊預算的三倍多,但唐寧街最近的調查顯示,由於倫敦奧運因素,英國獲得了價值99億英鎊的貿易和投資。不過,曾擔任倫敦奧組委主席、目前擔任奧運遺產大使的塞巴斯蒂安.科卻保守地認為要等三至五年,甚至十年之後才能對倫敦奧運做出評價。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從舉辦2012年奧運會中所得到一個重要遺產是:無論我在世界上每到一地,人們仍然對倫敦奧運記憶猶新,並對我們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大加讚揚……這張名片在國際市場上有著巨大價值。”

  另外,一個來自中國的投資應該也會讓英國人高興起來。據知情人透露,中融集團正計劃在倫敦重建水晶宮。這座由帕克斯頓設計的維多利亞時期地標建築,是歷史上第一座以鋼鐵、玻璃為材料的超大型建築,開創了近代功能主義建築的先河。1849年,白金漢宮決定在1851年舉辦一屆規模宏大,有世界各國參與的國際性博覽會。會址選在倫敦海德公園內,並要求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水晶宮由此誕生,世博會結束後,水晶宮移至倫敦南部的西得漢姆,並以更大規模重新建造,1854年6月10日由維多利亞女王主持向公眾開放。它作為倫敦的娛樂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11月30日,在中央大廳的員工廁所內突然著火,第二天早上,除了一堆扭曲的金屬和融化的玻璃,什麼都沒有留下。水晶宮的焚毀也宣告了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結束。

  作者:李俊辰 系專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職業經理人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3年08月12日00:11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