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個性僧侶:出世和入世之間

http://www.CRNTT.com   2013-08-14 14:11:12  


 
  混世中,求安穩

  怎樣適應,能否自在,也是修行。聖慧法師近來就遇到難題。為寺廟重建跑了幾年,批文是跑下來了,卻因周遭居民怕施工影響上門交涉,反覆溝通無效,致使工程延擱。

  聖慧蠻老實守規矩,她是天津市的政協委員,重建寺廟政府也很支持,很多人就給她出主意,既然批文下來了,直接動手拆了建好就完了。她的想法卻是不能硬來。

  所以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建,她說不明白。

  也許恰是由於她的保守而不夠圓融,她不如別的同修那樣擅於操持張羅,把山門整飭得風光氣派。蓮宗寺雖然坐落在繁華大路邊,卻狹促破舊,香火不旺。

  “我們一直比較低調,沒有做太多張揚的事,我不願意跟世俗有太深入的瓜葛。”

  一襲寬袖長裾的僧袍包裹著聖慧那微胖的身體,說話時她會將兩只手籠在袖子裡,或交握在一起,話不多。

  由於不積極去社會上攀緣募化,寺廟重建預算1500萬,這些錢全部要由信眾自發捐助。除了坐等,也有限開拓,3年前她們還成立旅行社,通過組織信眾到全國各地朝山拜佛兼旅遊獲得一點收入來自養。但總的來說,她的市場意識落後於人,國內做得好的同修,公關、推廣、包裝工作樣樣都上專業化水平,可是有媒體找她做宣傳,知道要花錢,她就是不幹。

  “出家人相信因果,寺院的錢都是信眾一點一點捐過來的,沒有一筆說是捐過來讓我們做宣傳的。我不具備那種煽動忽悠的能力,完全是守株待兔型的。”

  即便如此,政府不幫一分錢,依靠信眾自發捐助就能拿出1500萬來建廟,你就不能不承認她的能力。她有屬於她的相對優勢。

  商業化、市場化對寺廟無孔不入的包抄,有時讓僧人們煩悶,他們將此視為經濟“法難”。多數寺院在地方利用旅遊業推動GDP增長時無一幸免地淪陷,搞得他們空間被壓縮、出入不自由,同時又要在經濟社會中討一碗飯吃,求一個立足。明賢就說,“和尚當得窩囊。”

  相形之下,聖慧住持的廟門雖只方寸,卻可以不被有關單位設卡賣門票。與體制接近有依傍,因為統戰工作需要,她先後出任天津政協委員和青聯常委,這社會榮譽多少有些益處,在一些場合可以直接與市裡官員面對面,尋求政策扶助。比如水電費,寺廟按企業事業單位收取,高於普通居民標準,她們就向副市長進言這負擔,解困建議很快被接納。聖慧說:“你沒參政議政的話,就得不到和市長面對面的機會,也沒辦法提這些問題了。”

  因為準備改建門庭,廟裡已經搬空,只剩下大雄寶殿裡幾尊菩薩和院中一座煙火裊裊的香池。在殿前那塊搭著雨棚的逼仄空地上,我們相向而立,午後對談。聖慧有些拘謹,這壓抑了談話氛圍。

  “你身上入世成分多一點還是出世成分多一點?”

  因這即興一問,一直顯得性情悶悶的聖慧忽然不無打趣地接過話頭,“我身上混世的成分多一點。”

她終於綻露笑容。這個綳著臉的女尼,原也有她俏皮的一面。只不知釋迦牟尼老先生聽了這話後會有什麼感想。

  本文來自《南風窗》2013年第16期 作者:特約記者章劍鋒 發自北京、天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