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8-20 11:33:20  


 
  “官巫互動”之現代版

  官場巫術及其王林現象,恰好說明了“巫君合一”這種中國傳統信仰的最大秘密,近日又再度借助於公共權力而得以再版、複活。巫者,王林是也;君者,當下各種官員。為此,這種現代迷信的基本特質,已經由傳統的“巫君合一”途徑,直接轉換成為當代中國官場中權力與巫術的合作形式之一,被建構為官場的巫術。不過,這種“官巫互動”的形式,當然不是傳統形式中的巫君合一,而是私密、彌散型的“信仰形式”,不上台面,實乃部分官員幹部的信仰潛規則而已。

  這些迷信、求助於巫師方士的官員幹部,依賴於其手中的權力,並且把其手中的公權力私人化、秘密化,假公濟私地與這些巫師方士進行資源交換,進而構成了權威主義政治與其私人性現代迷信之間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整合社會資源的意識形態信仰方式,一方面是自我滿足的現代迷信。也正是這種依附於公共整合權力的現代迷信,才會在無神論的巨大符號之下,依舊具有極其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而那些依據官權力而得以建構為大師級、影響社會的方士巫師,也才會具有如此巨大的官場輻射功能。

  仔細梳理官巫之間的互動特征,不難發現這些官員與其當代巫仙大師之間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除了雙方皆以私人式、依附性的、秘密的形式進行權力—巫術間的互動之外,他們還都具有一種“權”與“術”之間的交易與互惠。一個權力,一個巫術;“權”以“術”而運作,“術”因“權”而盛行,最後構成為當代中國官場、中國社會最最難解的“權術”、“權術迷信”及其運作方式。難怪當代中國社會大眾在遭遇難題、跪求官員幹部不得解決之時,也只好模仿這些“父母官”,頻繁地求助於巫師、神仙,而不會去訴諸於法律。人們寧可俯從強勢官員的恩賜,寧可膜拜巫師方士的神力,也無法信任法律。本為公共之權力,被術數化為神秘。為此,言之為現代迷信之中的“巫術中國”,似有其深意在焉!

  因此,公共權力不僅構成大師王林的護身符,而且也使其巫術被建構為官員眼中的現代迷信,方才影響巨大;而王林也扮演為指點官場迷津、為劉志軍安置“靠山石”的當代方士。僅憑王林手中的那點雜耍技巧,他妄想整出今天這麼大的動靜。

  中國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讀通鑒論》卷十七“梁武帝”一則里說道:“佛老之於申韓,猶鼙鼓之相應也,應之以申韓,而與治道彌相近矣。……嗚呼!其教佛老者,其法必申韓。……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以此考之現代迷信及其官場巫術乃至當代權術,不亦宜乎?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的現代迷信是出自於個人崇拜及其權力的迷信,那麼,時下里的官場巫術無疑就是這種現代迷信的一種變異,依舊是對權力、權術的崇拜與迷信,“不問蒼生問巫師”的必然結果。倘若是民主的、公正的、為民所賦的權力,實際上就用不著私密問詢於方士,寄托於風水方術才能穩定控制、保證其升遷業績、公正為官;而致力於申韓模式的穩定,其下則難免其官員不與巫師方士之合作、孜孜於權術運作、私心膨脹。

  所謂官場巫術及其王林現象,無疑就是官方權力潛規則的建構而已。為此,公共權力的民主化與理性化之時,便是官場巫術、現代迷信的消失之日。舍此路徑,豈有他哉!

  作者:李向平 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