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幫我們反腐讓誰蒙羞

http://www.CRNTT.com   2013-08-20 15:09:07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訊/上海金融報今天登載舒聖祥的文章《美國幫我們反腐讓誰蒙羞》指出,美國當局對摩根大通雇傭中國高官子女展開受賄調查,再次警醒我們實行官員財產與子女從業情況公開的必要性。千呼萬喚N年的火車票幾乎一夜之間就搞成了實名制,官員財產公示真有那麼難嗎?非不能為也,實不為也。我們不希望也不需要“美國幫我們反腐”,因為我們作為納稅人都是繳過稅的,我們有權要求反腐部門恪盡職守。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當局正在對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展開受賄調查,以查明其是否通過雇傭中國高官子女而獲得在華從事相關業務的機會。

  外資企業通過雇傭中國高官子女獲得在華從事相關業務的機會,不知道算不算“入鄉隨俗”,但至少是深諳“中國特色”的。因為在中國辦事情也好,經商辦企業也罷,都得講一個“關係”,需要“公關”。明明是政府官員的本職工作,但你找他就得給他點好處,要不然就會“不順利”。如果要跑項目拿工程,那就更不用說了。數據顯示,企業與政府部門“搞關係”的非正常支出,其增長速度遠超GDP增長速度,有的年份甚至連年翻倍。上市企業公布的業務招待費,動輒上億元,稱得上“億”鳴驚人。

  所謂“灰色收入”,其實就是公開的腐敗。此類行賄受賄現象的普遍,可謂婦孺皆知。以至於但凡有點權力,都要想辦法讓其“變現”為金錢,借此尋租牟利。不僅公務員如此,各行各業皆如是。媒體報道,一個三線城市的小學老師每學期收到的家長進貢都要遠超工資。明乎此“國情”,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如果要走捷徑賺大錢,一種方法是像葛蘭素史克、賽諾菲等跨國藥企一樣直接大肆行賄;另一種則是像摩根大通那樣通過高薪雇傭高官子女等變相行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