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高質量新聞的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3-08-23 12:01:32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衝擊對撞日漸強烈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訊/“當報紙作為多元主義和自由言論的支柱坍塌以後,對社會的影響會是什麼?會有新的機制出現,取代報紙目前提供的準確、平衡和高新聞標準的傳統過濾嗎?誰將會創造我們所期望的高質量新聞……”。虎嗅網日前登載北大新傳學院副教授、新媒體批評者胡泳的評論文章“高質量新聞的命運”,詳文見後:

             哀鴻遍野的報業

  10年以前,一個沒有報紙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到了今天,很明顯,至少在目前的形式下,報紙將不能夠生存。

  近年來,美國宣布停刊的報紙已超過200家。歐美大傳媒公司最近掀起分拆潮,紛紛集中資源,把公司拆分成“賺錢組”和可賣掉的“不賺錢組”,顯然報業屬於後者。

  不妨看看《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案例。它是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最大的報紙,它已經幾乎不能存活下去。它正在陷入財政赤字,發行量急劇暴跌,編輯部也有很多員工離開。2005年,該報的發行量下跌了16.6%,降至40萬份;2006年,進一步下滑至37萬份。為此,報紙減少了本地新聞,也越來越多地採用美聯社的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而不是派出自己的記者采寫。2007年,四分之一的編輯部人員被裁撤。

  2009年2月,隨著發行量跌到31萬份,報紙的母公司赫斯特公司發表聲明說,《舊金山紀事報》的財務狀況迫使該報將不得不大幅削減運營成本。從2001年一來報紙一直在虧損,2008年的虧損額是5000萬美元。聲明還說,如果不這樣做,《紀事報》面臨的命運是,要麼出售,要麼關張。10月,ABC(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報告說,在過去半年內《紀事報》的銷量大跌25.8%,僅為25萬份,構成美國主要報紙中最大的跌幅。如果赫斯特公司決定關閉該報的話,舊金山將成為美國最大的沒有主要英文日報的城市。

  另外一份報紙《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對此評論說:“如果新聞業在這個美國最願意參與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走向衰落,那麼這是一種不祥之兆。一個多世紀以來,報紙一直被作為一種公民良知,通過制約腐敗、培育責任或僅僅是讓公眾知情,在促進民主理想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不祥之兆到處都是。2012年3月,CEA(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和社交網站LinkedIn聯合發表研究報告稱,2007-2012年,在美國眾多產業中,報業的衰退最嚴重,萎縮了令人吃驚的28.4%。甚至零售業,在美國經濟陷入不景氣導致普遍工作流失、消費緊縮的情況下,也不過才萎縮了15.5%而已。而且,零售業已經有所回升,報紙的前景卻依然暗淡無光——在可見的將來,報業下行的趨勢沒有挽回的跡象。

  原因何在呢?各路觀察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筆者以為,報紙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讀者群的日漸匱乏。報紙要想繼續存在,需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支撐。然而,隨著人們注意力的轉移,以及年輕人未能發展出一種新聞閱讀習慣,報紙的讀者在不斷萎縮。遊戲、社交媒體、明星文化都在和報紙爭奪注意力,而據NPR的首席執行官加裡.奈爾所稱,30歲以下的人不讀報,而且年齡增長後也不會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