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自貿區的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13-09-06 08:11:12  


上海自貿區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改革,為了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中評社北京9月6日訊/後危機時代,所有發達國家在開始階段均十分緊張,而這種情緒直接導致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是隨著美國對個人、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復甦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新一輪全球化

  財經國家新聞發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文章表示,作為美國構建全球新自由貿易秩序的核心之一,新的國際貿易框架協議——無論是TTIP(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TPP(跨太平洋自貿協定),包括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實際上都是在為全球自由貿易制訂“經濟憲法”。而這些國際貿易框架中的關鍵內容包括全球價值鏈基礎上的自由貿易、投資協定、服務貿易開放等等。

  而隨著WTO紅利的逐漸消退,中國也迫切需要推進新的國際貿易框架協議的達成,以重新確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並以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參與國際自由貿易的遊戲規則的制定。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沒有選擇,必須要“再入世”。

  全球化最終的目標是要把所有阻礙自由貿易和自由投資的阻力鏟除。自由貿易和自由投資最根本的結果是提高經濟的效益。儘管這其中會存在一些問題,但不管怎麼說,全球的資源將由此得到優化配置——跨國公司的資本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就會帶來全球其他要素的優化配置,如勞動力優化配置,帶來全球的土地優化配置,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自由貿易和自由投資最根本是促進全球資本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率的提高。

  在自由貿易的秩序下,全球GDP的餅肯定是越做越大。當然不同國家的要素、禀賦差異非常大,肯定有些國家獲利更多,有些國家獲利更少,因此這些就需要談判。

  中國和美國之間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要素禀賦,但一個基本的判斷前提是,中國目前在全球產業鏈里所處的地位、全球價值鏈的位置和美國比差異性非常大,其基本面是互補的,當然競爭和衝突也肯定存在。中國加入TPP,對中國和美國來講都是利大於弊,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