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成珠三角金融中心脫離現實

http://www.CRNTT.com   2013-10-14 08:24:47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訊/香港時事評論員吳幼瑉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指出,若只想把香港發展成為珠三角金融、信息或培訓中心,確有妄自菲薄,脫離現實之虞,也不利提高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近年,香港人均收入增長與澳門和新加坡相比明顯落後,而且漸行越遠。與深圳、上海等中國內地城市相比,香港的競爭優勢也在不斷下降。

  香港目前還不是一個悲情城市,但前途卻堪虞。

  香港的歷史記載著中英兩國的矛盾與爭鬥、國共兩黨支持者激烈的衝突、以及引伸至當前當地建制派和反對派在政制問題上的爭拗。推行“一國兩制”本是為了避免改朝換代過程中可能出現暴力與流血,讓不同政見的市民可以和諧地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當中。在十六年前,中國大陸與香港經濟發展的水平還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制度設計者也希望借“一國兩制”保障那個特區城市經濟的有效運轉。

  然而,雖沒有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矛盾卻留了下來。言論自由使傳媒能監督政府,香港從而成為中國最廉潔的城市之一;但卻激化了矛盾,爭拗似無止境地延續下去。

  “一國兩制”應是一個折衷方案,甚至有悖於中國傳統的“大一統”觀念,卻也能給台灣一個示範的作用。在香港,親中的建制派較遵從“一國”原則,而溫和的反對派卻強調“兩制”。那其實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使用期為五十年,距今剩下還不到三十四年。

  在上一屆特首選舉期間,梁振英曾被傳言是中共黨員,他對此曾公開否認並當選了香港特首。其實,香港的政治人物是否中共黨員並不重要,關鍵在乎他是否能貫徹中央政府的治港方針。

  梁的當選的確引起香港社會的反彈,主要是擔心中央政府會收緊對港的政策。但不顧激進反對派的“踩場”,梁能堅持到社區與市民交流,他在這一方面的表現與其前任也有所不同。但他並沒有撕裂香港社會,因為香港從來就分成兩大派:親中人士與他們的對手。

  梁的一些作為的確也令一些市民感到他並不可愛;不久前他在巴厘島與阿基諾三世會面原意是商討三年前馬尼拉人質事件,但香港傳媒普遍認為缺乏外交歷練的他被菲方矮化,且不得要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